创伤病人的麻醉
东方肝胆
杨立群
创伤致死原因是急性失血造成组织低灌注和缺氧,乳酸酸中毒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重要的急救策略以维持创伤患者血压、就地采取高级生命支持为主,出发点是使严重创伤尽早得到有效的救治。
创伤患者死亡3个峰值分布
第一死亡高峰在lh内,此即刻死亡,现场死亡,
严重颅脑伤、高位脊髓损伤、心脏、大血管破裂、呼吸道阻塞等。极少数患者可能被救活,是军事创伤医学的重点。
第二死亡高峰伤后2一4h内,早期死亡,
脑、胸或腹内血管或实质性脏器破裂、多发伤、严重骨折等引起的大量失血。是救治的主要对象。
第三死亡的高峰在创伤后1--4周内,
严重感染、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为危重病研究的领域。
创伤复苏
第一高峰和第二高峰内的危重创伤患者,早期复苏直接决定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
创伤后的第一个小时在临床上称为“黄金lh’
伤后“黄金60min’,内,前10 min被称为“白金10min’,这段时间内如果伤员的出血被控制和处置,预防窒息的发生,即可避免患者死亡。
“白金10min’,期间以减少或避免心脏停跳发生为目标,为后续的抢救赢得时间。
基础生命支持(BLS) 高级生命支持(ALS
基础生命支持(BLS) :非侵入性干预,如包扎伤口、固定、骨折时夹板固定、给氧及徒手心肺复苏(cPR)。
高级生命支持(ALS)技术除包含所有BLs技术外,ALs包括气管插管、静脉输液、药物应用等侵入性操作,少数应用充气式抗休克装置(PAsG)。
现场ALs目的是为提高伤者的存活率。
矛盾:现场ALs花费的时间有所延长,增加运送患者至医院的时间。
改进创伤救治效果,现场要达到进行ALs的水平。
超高级生命支持
指对濒临死亡的患者用便携式体外循环泵和人工肺(膜肺)进行体外循环和呼吸支持。
无条件立即复苏(延迟复苏)的患者,借用动物冬眠的生理过程进行人体保护,在更短的10 min内应用超级生命支持和保护性贮藏的方法
这种机会是否存在?如果这一设想成功,对于严重未控制出血的休克,是惟一的选择。
“迅速转运”与“稳定后转运”的分歧
未能证实现场ALs可以改善严重创伤患者的存活率。
BLs研究显示,与现场实施ALs相比,“迅速转运”方法可提高存活率。
多为小样本研究,缺乏适当的对照组,
科学性大打折扣。
转运至医院的时间更为重要
不应因建立静脉通道而拖延转运。
尽可能在转运途中进行操作,
如发生循环衰竭应在现场进行补液。
质疑
早期补液容,特别对用等渗晶体液纠正低血压的提出质疑,
在未控制出血的情况下,提升血压可加重出血或增加病死率。
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早期急救,改善预后有益。
缺少高质量及确切研究结果,开展相关研究非常重要。
创伤麻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