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法
Cupping Therapy
主讲人:郭永灿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研究生
拔罐法古称角法,又称吸筒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其中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而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
一、拔罐的作用
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如由风寒湿邪引起的痹证,可在疼痛部位进
行刺络拔罐,拔除病邪,气血得以正常运行而病自愈;同时能够调整阴阳,使机体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如拔关元穴可以温阳散寒,而刺络拔大椎穴可清阳泄热。
疏通经络,宣通气血:在相应病所(如阿是穴)拔罐,可使阻塞的穴位、经络得以通开,气血得以通达。中医常说:“不通则痛,痛则不通。”拔罐可以疏通经络,对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痛症效果颇佳。
消肿止痛:由于“祛除病邪,吸拔出有害物质”,增强了血流量,邪去而肿消、络通而痛止,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实践证明,缓慢而轻的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镇痛作用;急速而重的手法具有兴奋作用。
祛湿逐寒,通利关节:寒则气凝,淤则气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拔罐疗法利用罐内负压能吸出风寒湿邪,使气血疏通,淤滞消散。故拔罐有祛风散寒、祛湿逐邪、温通血脉、疏经止痛
预防保健作用:健康保健和疾病防变。健康人常做拔罐(如取背俞穴、足三里穴等)可增强卫气,卫气强则保表能力强,外邪不易侵表,机体自可安康。若外邪侵表,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症,及时拔罐(如取肺俞、中府等)可将表邪及时,以免表邪入里而生大病。
二、现代医学原理
1、机械刺激
拔罐疗法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这种刺激,可以被皮肤、血管感受器捕获,经过传入神经纤维传至大脑皮层,反射性的调节兴奋和抑制,这种双向调节的功能,使整个神经系统趋于平衡。
2、溶血刺激
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
组织胺,5-羟色胺以及红细胞中血红蛋白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
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
多项试验表明,吸拔刺激能激发吞噬细胞作用。拔罐前后比较,拔罐后白细胞总数有少量增加,其吞噬细菌指数细胞反应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及血清补体效价都明显的提高。而且其数目并无明显增多,而吞噬细胞的功能却明显地提高了。
3、温热刺激
负压收缩,产生温热效应,表现为:局部的浅层皮肤组织发生波动充血,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
拔罐课程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