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小塔山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
饮用水水源与人类关系密切,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程度也是一个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随着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区域供水网络的逐步扩大,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不仅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和谐社会建设和“二个率先”能否顺利实现的一个重大问题。小塔山水源保护区于2005年经省人大批准建立,自小塔山水源保护区建立以来,为切实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在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十一五”环保目标任务,对小塔山水库水源地进行全面整治清理,严厉打击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环境违法行为,切实规范水源地的规划、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努力使保护区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森林覆盖率有较大提高,水土流失和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水质长期保持国家Ⅲ级饮用水安全标准,确保赣榆县的防洪、供水安全,水源区的保护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一、赣榆县饮用水源安全调查和评价
赣榆县社会经济情况和饮用水供需基本情况
1、赣榆县目前有18个镇,社会稳定、经济繁荣,2003年,,,。,。,,。
,,。。
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工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通过加强对工业结构调整的规范引导,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国有集体工业企业稳步改制,私营企业继续发展壮大。
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产销衔接状况良好。财政工作坚持深化财税改革,严格财税管理,力保重点支出,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
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和优化。在财政支出安排上,主动调整支出结构,保证农业、教育、科技等重大支出。
小塔山水库设计供水量为1460万立方米/年,现状年2004年实际供水量为735万立方米/年,相应保证率为97%。
2、赣榆县地处江苏省东北部,北纬34°40′39″~35°07′39″,东经118°45′39″119°~18′00″,东濒黄海海洲湾,北部、西部与山东省接壤,南部以新沭河中线为界与连云港市市区及东海县相邻。
赣榆县属鲁东南低山丘陵与苏北黄淮平原交接地带,地形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高低起伏不大,但具有分带性。西部及西北部以低山丘陵和岗地为主,中部为冲积与海积平原,东部及南部滨海系以近代海滩为主的海积地形。地质构造为郯庐大断裂分支构造线与次序构造线的联合构造。,其中山丘区面积102KM2,,地形坡度在1/20以上;丘陵区面积
378KM2,地面高程在20—50米之间,地形坡度为1/300—1/20;,—20米之间,地形坡度为1/300—1/1000;,滩涂面积为15333公顷。
小塔山水库位于我省赣榆县西北部,坐落在青口河上游,属于沂沭泗河区。青口河,旧名小沙河,山东省境内称洙边河。主要有东、西两源:东出莒南县洙边河,西出临沭县马家峪河,东南流至山东莒南县崖子庄汇合。入赣榆县黑林镇为青口河,至镇东南流,左岸有莒南县来之旦头河,右岸有临沭县来之汪子头河汇入小塔山水库。小塔山水库是赣榆县县城重要的防洪、供水工程,是赣榆县县城主要的优质饮用水源。水库始建于1959年,于1961年投入使用,2002年至2004年进行除险加固,,多年平均年均实现城市供水935万立方米,水质一直保持国家Ⅲ级达标安全标准。
3、(约4万亩),集水面积约386km2,,为大型水库。,流域面积107 km2。小塔山水库灌区为自流灌区,主要取用小塔山水库水灌溉。,林草覆盖率7%,年均入库泥沙量82750t,%,水源保护区包括了黑林镇的半路村和塔山镇徐康邑村等42个自然村,,,,耕地亩产346kg/亩,人均纯收入2377元/人。农业总产值356万元。主要为山区、半山区,经济结构主要以粮、果等种植业
和养殖业。
,通过
江苏省赣榆县小塔山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