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早期实验诊断的研究进展
尹杰
陕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CKD的定义及危险因素
慢性肾脏病的概念
慢性肾脏病的诱因
慢性肾脏病的概念
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规定:
肾脏损害(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
或病理学检查异常)≥3个月,有或无GFR下降
GFR <60ml/min·㎡≥3个月,有或无肾损伤
证据。
肾脏病人生存质量指导(K/DOQI)
慢性肾病的分期
根据GFR,K-DOQI将CKD分为5期
阶段
描述
GFR( ml/min/)
方案
慢性肾脏病危险性增加
≥90(有慢性肾脏病危险因素)
筛查
减少慢肾危险因素
1
肾损伤
GFR正常或增加
≥90
诊断和治疗
治疗合并症
延缓进展
减少CVD患病危险
2
肾损伤
GFR轻度下降
60~89
评估进展
3
GFR中度下降
30~59
评价和治疗并发症
4
GFR严重下降
15~29
做肾脏替代治疗准备
5
肾衰竭
<15(或透析)
替代治疗(尿毒症)
慢性肾病的易感因素和始动因素
:
高血压
糖尿病
药物损伤
肺心病
自身免疫病
系统性感染
家族史
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结石
其它
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现状及趋势
目前国际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达10%左右,%,我国各地区的流调显示的发病率也接近这一数据,这意味着约10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慢性肾脏病,但知晓率尚不足10%。慢性肾脏病已成为一个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
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特点
隐匿性
国外相关资料显示:
%—%的CKD患者是筛查发现的。
因此,早期CKD如果不是刻意的有目的检查,很难诊断。
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特点
低知晓率
国外研究资料显示, %—%的病人是被筛选发现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于2006年~2007年在广州市区以及斗门县进行了慢性肾病流初步结果显示:在抽取的6311名18岁以上普通人群中,%,%。
我国北京地区调查40岁以上的人群,%,%。%
慢性肾病早期实验诊断的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