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拔罐培训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拔罐疗法
定义
拔罐的作用
拔罐原理
拔罐治疗的特点
拔罐的适应症
拔罐的禁忌症
注意事项
罐的种类
拔罐的方法
拔罐法临床应用举例
定义:
拔罐法,古称角法,又称吸筒疗法,是因为古人以兽角做罐治病,故而得名。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腧(shù)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已达到防治疾病为目的的方法。
拔罐的作用
1、祛风除湿、温经散寒
2、活血化淤、消肿止痛
3、疏经通络、扶正祛邪
4、拔毒祛浊、培元固本
产生负压时,局部组织高度充血,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
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同时负压可以吸
出病处的寒湿瘀毒,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治痛、
恢复机能的目的。
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
加强新陈代谢、加速体内毒素等废物的排除、改变局部
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局部耐性及机体抵抗力,通过反
射机制而调节全身,从而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首先是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能加强大脑皮层对
身体各部分的调节功能,使患部皮肤相应的组织代谢旺
盛,吞噬作用增强,促使机体恢复功能,阴阳失衡得以
调整,使疾病逐渐痊愈。
其次是调节微循环,提高新陈代谢。
再次提高免疫能力,促进免疫系统活跃与加速淋巴循
环,刺激白细胞与淋巴细胞的吞噬作用,使皮肤对外界
变化的耐受力与敏感性增强,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最后调节肌肉功能,能促进汗腺与皮脂腺分泌,增加
关节、肌腱弹性与活动性,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与淋巴回
流,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从而解除肌肉疲劳、粘连状
态,并防止肌肉萎缩。




负压作用
温热作用
调节作用
拔罐治疗的特点
1、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易学易用,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2、罐法多样,取用灵活
3、异病同治,重在调整
4、缓解疼痛,功效迅捷
拔罐的适应症
拔罐疗法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临床上早已从早期的疮疡发展到用来治疗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及五官科等100多种疾病,无论是内科的头痛、腹痛、胆绞痛、风湿痛等,还是外科的急性腰扭伤、慢性软组织损伤等,都可以用拔罐疗法取得立竿见影的疗效。
一般多用于:风寒湿痹、腰背、肩臂、腿痛、关节痛、软组织闪挫伤、扭伤、伤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痛经、中风偏瘫等。
拔罐的禁忌症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发生,或者延误患者的治疗,以下病症应当禁用或慎用拔罐疗法:
(1)高热、抽搐和痉挛发作者不宜拔罐;对于癫痫患者则应在
间隙期使用。
(2)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慎用,更不宜刺络拔罐,以免引起大出
血。如:血友病、紫癜、白血病等。
(3)有严重肺气肿的病人,背部及胸部不宜负压吸拔。
(4)心力衰竭或体质虚弱者,不用拔罐治疗。
(5)骨折病人在未完全愈合前不可拔罐,以避免影响骨折对位
及愈合;急性关节扭伤者,如韧带已发生断裂,不可拔罐。
(6)皮肤有溃疡、破裂处,不宜拔罐。在疮疡部位脓未成熟
的红、肿、热、痛期,不宜在病灶拔罐。面部疖肿禁忌
拔罐,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局部原因不明的肿块,亦不
可随便拔罐。
(7)孕妇的腰骶及腹部和经期不宜拔罐。
(8)恶性肿瘤患者、严重水肿患者不宜拔罐
(9)6岁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过饥,醉酒,过饱,过度
疲劳者、不合作者均不宜拔罐
(10)精神紧张,精神失常,精神病发作期,狂躁不安,破伤
风,狂犬病等不能配合者不宜拔罐。
(11)心尖区体表大动脉搏动部及静脉曲张部、五官部位、前
后二阴部位、静脉曲张、体表大血管处、皮肤丧失弹性
者、肌肉瘦削、露骨不平、毛发多之处均不宜拔罐。

拔罐培训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ya
  • 文件大小10.22 MB
  • 时间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