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编制目的和作用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依据工程建设合同,招标文件、设计图纸进行编制。从拟建工程施工全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空间三个要素着手,在人力与物力、主体与辅助、供应与消耗、生产与储存、专业与协作、使用与维修和空间布置与时间排列等方面进行科学地、合理地部署,为建筑产品生产的节奏性、均衡性和连续性提供最优方案。从而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编制原则
1)根据施工文件要求,结合我单位自身实力优势,保证该项目顺利完成。
2)遵循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和客观规律,在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时间与空间,实行平行流水主体交叉作业施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设速度,缩短施工工期。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坚持质量第一。
4)贯彻多层次技术结构和技术政策,因地制宜地选用既先进又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先进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讲究经济效益。
5)妥善安排季节性施工项目,确保工程施工按期完成。
6)做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确保均衡施工。
7)尽量利用永久性设施为施工服务,减少临时设施,节约临时用地。
8)精心做好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减少现场物资的二次搬运工作,做到文明施工。
9)拟定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和环保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减少施工公害。
编制任务
1)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与合同、设计文件要求,从施工的全局出发,结合各种具体的技术经济指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施工程序、施工流水、施工方法、机械设备、劳动组织以及有关技术组织措施。
2)按照合同文件要求,以工期为中心,质量、安全为核心,安排好施工进度计划,并相应的作好劳动力、机械、材料、构配件、设备及各种加工半成品的供应。
3)作好施工总平面的布置,有效地筹划和利用场地,其中包括运输道路、各种物资堆放场地、临时用水用电设施等的布置。
4)安排好施工组织部署和各项准备工作。把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总包单位与其他分包单位、前方与后方的关系,有机地协调起来,采用现代施工项目管理方法,使整个建设项目好、快、省、安全文明地建成。
编制依据
1)根据合同文件、施工图纸、地勘资料及工程信息资料。
2)针对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及空间状况。
3)建设单位可能提供的条件和水、电供应情况。
4)施工单位内部资源配置情况及对该项项目的相关信息资料的分析和决策意见。
5)施工单位对类似施工项目经验资料。
6)国家规范、标准、规程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地方法规。
7)本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所采用的部分规程及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20-99‘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程》GB50204-2002
《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97
《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砼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97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2
美岸长堤1#楼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