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及其展望论文.doc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及其展望论文
.. 摘要: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态势发生了重要转变。一方面,由于持续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旺盛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人口结构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开始显现。因此,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趋于结束。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看,市场机制日益完善,劳动力市场环境有所改善,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但由于劳动力市场转折是长期趋势的开始..,因此,需要从劳动参与、人力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市场发育等方面积极地应对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新变化。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发育就业形势劳动力短缺
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劳动力市场机制日益完善。另一方面,人口结构等影响劳动力供给的长期因素开始发生转变,使中国劳动力市场开始面临供求关系的重要转折。要有效应对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新变化,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在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中的作用,也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目前的劳动力市场制度。本文将回顾近年来劳动力市场发育的总体态势,分析劳动力市场供求转变的原因及其对未来的影响,最后就积极应对劳动力市场的转变提出几点看法。
一劳动力市场总体态势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总体态势向好的方向发展,不仅顺利地消化了城市经济重组带来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而且实现了就业总量的持续增加,使失业率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同时,部门之间、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在逐渐提高,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综观近年来的劳动力市场态势,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由于经济增长产生了旺盛的劳动力需求,就业总量不断扩大。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二元经济而言,非农部门的扩张是产生就业需求的主要来源,相形之下,农业部门一般是劳动力富余的部门,并不断释放出劳动力。因此,如表1所示,就近年来的就业形势而言,一方面,就业总量呈现不断增加的局面,2006年和1996年相比,就业总量增加了7450万人,%。另一方面,就业结构也具有更明显的现代经济特征,城市地区成为就业创造的主要区域。数据表明,城镇就业总量一直处于不断增加的态势。改革开放之初,城镇就业总量仅为9514万人,到2000年末达到23151万人,2006年为28310万人。改革开放以来的28年中,城镇就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与10年前相比,城镇就业总量增加了8388万人,%。而乡村就业中非农就业的比例也在不断扩大,并成为非农就业总量扩大的重要因素。
其次,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正式加入WTO以后,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也更加剧了非农部门对农业转移劳动力的需求。如表2所示,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构成了劳动力的重要来源,2006年,%。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不仅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福利和社会保护状况也值得关注。就福利体制的改革而言,把将近一半的劳动者排除在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很难说是成功的。同时,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是跨城乡的,也
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及其展望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