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抗震防灾规划
——编制、管理与发展
主要内容: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工作进展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主要内容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审查重点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监督管理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发展方向
防震减灾工作反思
一、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工作进展
(一)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相关法规及标准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7号)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
《江苏省防震减灾条例》
一、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工作进展
(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情况
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115个城市完成城市抗震防灾规划,51个城市正在编制。
江苏省从2011年起,全面展开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 10个市县完成抗规,其他市县先后开展相关编制工作。
一、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工作进展
(三)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单位和管理部门
编制单位——具有专项规划编制资质
组织单位——各地规划局、建设局牵头
管理单位——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抗规管理工作。
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主要内容
(一)明确工作范围和内容
1、规划范围与总规一致
2、主要内容:
总体抗震要求
城市用地适宜性划分
抗震防灾要求和措施(建筑、基础设施、避难场所、次生灾害源等)
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主要内容
(二)、基础资料收集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中列出的基础资料
收集钻孔及土层资料,尽量选用深度大、指标较全的土层钻孔资料。钻孔数量不满足《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应补钻。
房屋建筑及场地、道路等工程现状普查(现有建筑图纸资料)
城市砖混建筑、规划区内农民自建房砂浆、砖强度抽样检测。
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主要内容
(三)震灾评估和预测
地震危害程度估计;
易损性分析和防灾能力估计——进行城市用地抗震适宜性、基础设施和城区建筑抗震性能评价,评价城市抗震防灾现状;
设定不同强度地震下的震害预测——设防烈度地震、罕遇地震影响下,场地地震破坏效应、预测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及分布。
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主要内容
(四)城市抗震防灾目标、标准、模式
防御目标——与城市建设与发展要求相适应,且不低于基本防御目标
抗震设防标准——与防御目标要求相一致,当高于基本防御目标时,抗震设防标准需提高。
苏州市——属于标准设防类的建筑按重大设防类采取抗震措施。
编制模式——按城市规模、重要性和抗震设防要求
无锡市——经济发达、特大都市,提高标准,按甲类模式编制
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主要内容
(五)抗震防灾空间布局
城市防灾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布局等
规划目标——阻隔灾害、方便自救等
划分原则——综合统筹、管理清晰、集约利用等
分区分级布局方法
可按地理要素、空间结构、行政管理、人口分布、资源配置等划分。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发展与编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