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的决策理论
西蒙生平简介
1
西蒙的决策理论
2
决策与意识
3
西蒙生平简介
1
赫伯特·西蒙(Harbert A. Simen, 1916-2001),西方管理决策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在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都有较深厚的造诣,堪称社会学科的通才。
1933-1936年,西蒙就读于芝加哥大学政治系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期间,西蒙获得了大量的经济学和政治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并相当熟练地掌握了高等数学、符号逻辑和数理统计等主要技能。
大学毕业后,西蒙担任了加利福里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的主任,从事地方政府研究工作,并完成了关于管理决策制定的博士论文,该论文后来成为他的经典著作《管理行为》(1945)的基础。1943年西蒙获得芝加哥大学的哲学博士。
1949年西蒙应邀来到卡内基一梅隆大学,先是任行政管理学与心理学教授,后来任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教授终生。西蒙作为该大学工业管理研究生院的创办之一,开创了组织行为和管理科学两大学术领域的研究,他指导并帮助该研究生院成为美国最好的商学院之一。西蒙不仅执教于著名大学,也活跃于企业界、行政机构及多种顾问公司。一生获得过9个博士头衔。
西蒙由于“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管理学界唯一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西蒙在管理方面的最大贡献在于提出了理性人——具有“有限理性”的人——即基于“令人满意”而不是“最优”方案决策模型和完善了社会系统论。瑞典皇家科学院总结性地指出:“就经济学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西蒙首先是一名经济学家,他的名字主要是与经济组织中的结构和决策这一相当新的经济研究领域联系在一起的。”其代表作为《管理行为》(1945)、《组织》(1958,与马奇合写)、《管理决策的新科学》(1960)等,在该书中对决策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系统的决策过程理论。
二是决策时要用科学方法。决策科学方法的主要内容是:在决策分析方法上出现了数学化和模型化,在决策分析手段上出现了计算机化。
三是把决策过程看成一个理性分析的过程。理性决策理论者认为,作为决策者的人始终是理性的,每一步活动都是一种理性活动,不存在非理性的成份,整个决策过程都是一种理性化的过程。
四是认为能够制定和选择出最佳决策方案。理性决策理论者认为,决策者是理性人,可以通过对决策问题的理性分析,将解决决策问题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再经过评估比较,排列出它们的优势顺序,从而选择出最佳方案作为决策方案。
西蒙认为现实生活中作为决策者的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的决策人。决策者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往往是多元的,不仅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且处于变动之中乃至彼此矛盾;决策者的知识、信息、经验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也不企望达到绝对最优解,而只以找到满意解为满足。
西蒙指出,真实世界中决策环境下,计算能力和对环境的认知能力的有限必然意味着人类理性是有限的,即人类的注意力、感知能力、信息加工能力有限、记忆系统是有限的,因此,有关决策的合理性理论必须考虑人的基本生理限制以及由此引起的认知限制、动机限制及其相互影响。从而所探讨的应当是有限的理性,而不是全知全能的理性;应当是过程合理性,而不是本质合理性;所考虑的人类选择机制应当是有限理性的适应机制,而不是完全理性的最优机制;决策者在决策之前没有全部备选方案和全部信息,而必须进行方案搜索和信息收集。
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
(1)由于决策者存在着不同的偏好,因而导致选择决策方案的标准存在差异;
(2)大多数决策问题都存在众多备选求解方案。决策者受知识和能力的限制,既不可能探查所有方案,也无法预测全部备选方案的后果。
(3)决策者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现实世界存在大量的随机因素,它们会干扰决策者的执行过程,并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
在实际决策中,“有限理性”表现为:
(4)决策者都带有一种对问题先入为主的印象行动,过去的知识经验、习惯等往往会影响到决策者,一些决策可能是凭直觉做出的。
(5)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决策者本身也在不断摸索、实践和学习。
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是他借助于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对作为决策外部环境的组织和主观因素的理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他对决策科学做出的重大贡献所在。
管理学原理 西蒙决策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