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德育创新的思考和实践论文.doc关于中学德育创新的思考和实践论文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越来越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的时代,在我国加入WTO以及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中学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越来越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的时代,在我国加入WTO以及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中学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如何从创新的角度,审视德育,走德育改革创新之路?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入研究和认真思考。
一、转变观念、理念创新。
德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传统的德育往往是见事不见人,或者是没有充分考虑到人的独立个性和内在需求等因素,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进行呆板的说教,过于凝重,过于规范,又过于封闭,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平等交流和自我教育。现代的德育越来越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
中学德育创新,首先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加强人文教育,把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的本性,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充分引导和满足人的正当欲望,善于理解和把握人心,最终赢得人心,取得人的信任和教育的主动权,真正解决人的精神激励、灵魂塑造和品格提升问题,真正实现“通其情,达其理,导其行”的目的。
二、丰富内涵,内容创新。
中学德育工作要有针对性,就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调整充实。
1、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中学德育的核心内容,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人,对中学生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教育,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中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2、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中学生了解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增强识别和抵制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及各种伪科学的能力,使中学成为学习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场所。
3、加强法纪教育。引导中学生积极学习我国的法律法规,一方面要教育他们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公民,同时要树立学法、用法的意识,当遇到不法侵害时,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合法权益,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4、加强道德教育。一方面努力推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践行“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着力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帮助中学生树立生态伦理、网络伦理、生命伦理、经济伦理等符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品质。
5、加强心理教育。通过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由于竞争机制强化,变化节奏加快,工作、学习、生活的紧张度增加带来的心理压力,增强心理承受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意志等。
另外,随着中国加入WTO,诚信意识、效率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也须扩充进来。同时,还要将德育与智育的各个学科进行整合,积极寻找最佳结合点,将“两张皮”合为一体,使其良性互动。
三、有机结合,机制创新。
笔者认为,要实现德育机制创新,必须从
关于中学德育创新的思考和实践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