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致死三联征
创伤救治黄金小时的概念
旧的黄金小时:目的在于尽量缩短从手术——手术刀碰皮的时间。
新的黄金小时:强调从伤员进入手术室——进入“致死三联征”状态的积极处置。
“三联征”是创伤伤员手术后早期主要死亡原因
实际上,“三联征”是严重创伤伤员生理潜能耗竭达到极限的一种状态,表现出酸中毒,低体温和凝血功能障碍。
有的学者将其定义为:创伤后凝血病
也有学者认为:
“三联征”是多因素的综合征,不应该分开来看,应该同时处理。
其实进行性低体温及酸中毒是严重顽固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先导。
三者之间互相影响,形成了所谓的“恶性循环”。
“三联征”不仅仅由损伤的严重程度决定,更重要的是“低灌注”。
如果对“三联征”不进行有效的干预,则伤员死亡率将大幅提高。
如何进行干预?
目的:提供理想的生理状态,给伤员以最好的康复机会。
中心内容:纠正低容→维持正常的CO,氧释放利用→纠正低体温,凝血病及代酸。
具体措施:适当容量复苏,同时积极复温并纠正凝血功能障碍→代酸则自然改善。
严重创伤后酸中毒
创伤失血、休克→组织细胞缺氧(有氧代谢→乏氧代谢)→乳酸升高→乳酸性(代谢性)酸中毒(与氧债、低灌注程度、休克程度有关)。
实际上创伤后所有可以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的因素都与其相关,其中包括医源性因素。例如:头外伤、胸肺损伤、过度扩容→血液稀释、旧有疾病等。
PH﹤!
酸中毒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心脏收缩力↓→心输出量↓
血管扩张→低血压
肝肾血流↓
心动过缓
其他心律失常↑
尽管有不少学说,但机理不十分确定!
酸中毒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PH﹤——凝血功能↓
随着PH下降——血小板功能↓
各种凝血因子活性被抑制
严重创伤后低体温
体温控制是通过体内产热、中枢神经调节和通过传导、对流、蒸发及散热造成的热丢失的平衡来实现的。
66%严重创伤伤员到达医院时有低体温
体温自34→32℃,伤员死亡率40→100%
创伤致死三联征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