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长:石惠仪 组员:詹旭婷刘君怡 邹丽婷周冬悦 钟敏胡佩君郑梦园
缺氧
缺氧:
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
时,可导致组织的功能代谢和形态
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是用来了解和判断组织的供氧量与耗氧量的情况。
血氧分压:是指溶解于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血氧容量:是指血红蛋白能携带氧的最大能力。
反映了血液携带氧的能力
血氧指标
血氧含量:血液的实际带氧量,包括血浆中物理
溶解的氧和与血红蛋白化学结合的氧
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百分数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主要反映组织从单位容积血液内摄取氧的多少和组织对氧的利用能力
血氧指标
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缺氧类型
低张性缺氧
原因:①吸入气氧分压过低
②外呼吸功能障碍
③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特点:①PaO2、动脉血氧含量和动脉血氧饱和度都
降低
②血氧容量正常或增加
③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或接近正常
低张性缺氧还可引起毛细血管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增加,当达到50g/L以上时,可使皮肤黏膜呈紫色,称为发绀
血液性缺氧
概念: 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发生改变,使血液携带的氧减少,以致供给组织的氧不足而发生缺氧。
原因:①贫血
②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③碳氧血红蛋白血症
血液性缺氧
特点
由于外呼吸功能正常,故PaO2正常
贫血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常小于正常
由于PaO2正常,一般不引起肺通气增加
高蛋血红蛋白导致的血液性缺氧,患者皮肤和黏膜呈石板色;
碳氧血红蛋白血症时,血液HbCO增多, HbCO为鲜红色,故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
循环性缺氧
概念:由于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的血液供给减少而引起的缺氧,又称低动力性缺氧
原因:①血管的狭窄或阻塞
②心力衰竭
③休克
特点:①PaO2动脉血氧含量和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②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加大
③淤血性缺氧患者,因供应组织的血液减少,皮肤
呈苍白色
组织性缺氧
概念: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减少所引起的缺氧
原因:
①组织中毒:最典型的是氰化物中毒,其进入体内迅速与
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为氰化高铁细胞色
素氧化酶,使其失去活性,以致呼吸链中断,组织不能
利用氧
②组织水肿
特点:①PaO2动脉血氧含量和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②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度小
向日葵缺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