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养成教育实施途径论文摘要:养成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为此,高校应采取相应措施,从思想、学习、生活等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养成教育实施途径
论文摘要:养成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为此,高校应采取相应措施,从思想、学习、生活等多面加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思维习惯。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高校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更加重视学会做人的教育,即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而且能够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一、养成教育的含义
养成教育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侧重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行为训练、严格管理等各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从小处着手、小事着眼,达到改造学生思想、矫正学生行为的目的。大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的快速发展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如何加强他们的养成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
二、养成教育的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养成教育应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要时时、处处、事事进行,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注重养成教育的时效性,培养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行为方式,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责任意识。
养成教育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正确运用教育手段。不同学生由于家庭环境、个性以及所遇事情的性质与程度不同,表现出的行为方式也不尽相同。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或正面教育、严辞警告,或动之以情、委婉启发,或运用集体力量加以督促。
习惯是经过长期多次强化和积累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动力定型和自动化的条件反射系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长久性,良好的习惯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而一旦破戒,重新做起会更加困难,所以养成教育不能一蹴而就。高校应采取不同措施强化学生的意志力,把文明习惯的养成作为学生追求的目标和境界,使养成教育由他律到自律。
三、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不足
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普遍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抵抗挫折的能力,有孤僻、任性、我行我素、情感脆弱等性格特征。
学习目的性和职业性不强。对所学专业现状及发展前景不了解,没有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功利心强,多数学生都期望通过大学学习后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不能兼顾近期个人目标和人生长远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自律性差。学生考上大学后,有松口气的思想及初涉社会的新鲜感,经常旷课、泡吧,投入较多精力进行社交。
学习能力较差。一方面学生对新的大学学习方法和生活不能很快适应,另一方面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中遇到问题,不能多渠道、多方式地主动解决问题,只能被动接受或不能解决;最终积重难返,失去学习兴趣。
团队意识淡薄。由于社会和
关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