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谷松
第七章厥阴病辨证论治
概论
第一节厥阴病辨证纲要
第二节厥阴病本证
第三节厥热胜复辨
第四节四肢厥逆辨
第五节呕哕下利辨
第六节厥阴病预后
第七节厥阴病欲解时
手、足厥阴二经和肝、心包
肝主藏血,主疏泄。既能调畅情志,调畅气机,又参与脾胃的运化机能。
心包为心之外卫,代心用事。心包之火以三焦为通路下达于肾,使肾水温暖以涵养肝脏。
生理情况下,肝胆条达,气机和畅,纳运有序,阴阳燮理,以促进脏腑功能活动,保持人体健康。
病位
生理功能
概论
概论
病入厥阴,则肝失条达,气机不利,易致阴阳失调
厥阴具有阴尽阳生,极而复返的特性
厥阴病常以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为主
基本病机
病因
本经自病
由他经传来
厥阴病本证
提纲证:上热下寒,寒热错杂
厥阴病分类
厥阴寒证
厥阴热证
厥热胜复证
厥证
治法
温法、清法或温清并用
转归
若厥阴正复邪祛,可有向愈之机;
若厥阴阳复太过,可发生痈脓、便血或喉疫等热证;
若阳亡阴竭,则预后不良
概论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飢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326)
伤寒论原文
消渴—气郁化火,灼伤津液
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厥阴之脉挟胃,上贯隔,胃热循经上扰
饥而不欲食—胃热消谷,则嘈杂善饥
土被木伐,脾气虚寒,失于运化
食则吐蛔—脾虚肠寒,蛔虫上窜
主证
治宜清上温下
误用苦寒攻下
更伤脾阳
下利不止
(326)
厥阴病提纲证
1厥阴病概论、提纲证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