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P,DIC 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0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ITP,DIC_PPT课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吴学宾
血小板减少:多次、外周血<100X10˜9/L
机制:生成减少或无效生成;
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
血小板分布异常。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
由于自身反应性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引起血小板寿命缩短而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特点: 外周血血小板减少;
病因主要是免疫介导引起的破环过多;
骨髓巨核细胞常增多或正常,多伴有成熟障碍
包括两组: 自身抗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特发性)
同种异型抗体介导的血小板减少
一、定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
IT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免疫相关性的出血性疾病,由于体
内自身抗体直接作用于血小板表面的糖蛋白(GPs),特别是GPⅡb/Ⅲa和GPⅠb/ ⅠX复合物,导致网状内皮系统对其清除增加;临床上出血小板减少和皮肤紫癜。
病理特点: 1、血小板寿命缩短
2、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成熟障碍
3、血小板更新速率加快
4、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
临床特点: 1、血小板减少
2、出血性紫癜
3、激素治疗通常有效
二、流行病学
ASH: 发病率: ~(儿童+成人)
三、病因及发病机理
1、感染因素: 细菌或病毒:
IC+FCR—靶细胞破坏
改变自身结构—产生自身抗体+FCR—吞噬
直接损伤巨核细胞---血小板生成减少
2、免疫因素: 抗血小板抗体+GPIIb/IIIa,GPIb/IX,GPIIb
心磷脂抗原、MHC I类分子
整合素αvβ3的自身抗体
Ts功能减退---CD5+B细胞增多---反应性抗体增多
3、肝脾作用: 脾合成IgG,>7倍
破坏的主要场所
二聚体—补体C3b—肝破坏
骨髓破坏增加,生成减少
4、巨核细胞因素:血小板生成不足
5、遗传因素: HLA-DRW9和-DQW3抗原阳性者好发
HLADR4(LB4)皮质激素疗效不佳
SLE7%~26%并发ITP,<2%ITP最终演变为SLE
6、干细胞缺陷:自身免疫病小鼠存在干细胞缺陷
7、雌激素作用:育龄妇女、妊娠者
附:ITP发病机制的新进展
二、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多
1、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的产生
2、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
三、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作用
四、巨核细胞增生、凋亡异常
1、抗体介导的巨核细胞增生异常
2、CD8+T淋巴细胞介导的巨核细胞异常
五、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ITP发病
ITP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 —巨核细胞超微结构研究
Houwerzijl EJ,et 2004,103:500-506
ITP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 —血小板生成的抑制研究
Express GP IIb/IIIa, etc., and bind ITP antibodies
ITP antibodies inhibit megakaryocyt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n vitro
Kaushansky K. Blood 1995,86:419-431; Kaushansky K. Blood 2008,111:981-986
在残余核物质被巨噬细胞介导的吞噬作用清除之前,估计每个巨核细胞
可以产生1000-3000个血小板
在稳定状态下,成人每天产生1011血小板;在需要增加时,产量可以增加
20倍以上

ITP,DIC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uyin1
  • 文件大小4.83 MB
  • 时间20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