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循环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wiki./)
戴明循环(Deming Cycle)又称PDCA循环(PDCA Cycle)、PDSA循环(PDSA Cycle)
目录
[隐藏]
1 什么是戴明循环
2 戴明循环的优点
3 戴明循环的特点
4 戴明循环的步骤
5 戴明循环的步骤和方法
6 流程图与PDCA循环运用初探[1]
7 玛丽·沃森对戴明循环的诠释[2]
8 戴明博士简介[2]
9 PDCA循环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3]
10 PDCA循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3]
11 戴明循环案例分析
案例一:PDCA循环法在费用管理中的应用[4]
案例二:PDCA循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5]
案例三:PDCA循环在企业培训管理中的分析[6]
案例四:PDCA循环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分析[7]
12 相关条目
13 参考书
[编辑]
什么是戴明循环
戴明循环或称PDCA循环、PDSA循环。戴明循环是一个持续改进模型, 它包括持续改进与不断学习的四个循环反复的步骤, 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Study)、处理(Act)。
戴明循环与生产管理中的“改善”、“即时生产”紧密相关。
搜索一下“五同时”,“五同时”原则即企业各级领导或管理者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就会发现戴明循环与“五同时”也是一致的,处置涵盖了总结评比。
用中国话来概括,循序渐进,泥古创新,一元复始也是滚动发展的意思。
戴明循环的优点
适用于日常管理,且同时适用于个体管理与团队管理;
戴明循环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适用于项目管理;
有助于持续改进提高;
有助于供应商管理;
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
有助于新产品开发管理;
有助于流程测试管理。
戴明循环的特点
戴明循环有如下三个特点:
1、大环带小环。如果把整个企业的工作作为一个大的戴明循环,那么各个部门、小组还有各自小的戴明循环,就像一个行星轮系一样,大环带动小环,一级带一级,有机地构成一个运转的体系。
2、阶梯式上升。戴明循环不是在同一水平上循环,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工作就前进一步,水平就提高一步。到了下一次循环,又有了新的目标和内容,更上一层楼。下面图2表示了这个阶梯式上升的过程。
3、科学管理方法的综合应用。戴明循环应用以QC七种工具为主的统计处理方法以及工业工程(IE)中工作研究的方法,作为进行工作和发现、解决问题的工具。戴明循环的四个阶段又可细分为八个步骤,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和所用的方法如下表所述。
戴明循环的步骤
P(Plan)--计划,通过集体讨论或个人思考确定某一行动或某一系列行动的方案,包括5W1H;
D(Do)--执行人执行,按照计划去做,落实计划;
C/S(Check/Study)--检查或学习执行人的执行情况,比如到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控制点”“管理点”去收集信息,“计划执行的怎么样?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要求?”,找出问题;
A(Action)--效果,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认可或否定。成功的经验要加以肯定,或着模式化或者标准化以适当推广;失败的教训要加以总结,以免重现;这一轮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
ACTION(开拍、开始):在拍片现场,导演用来命令演员开始表演的口头用语。
ACTION的真正含义:
为什么导演开拍的时候不用act,start,begin等动词,而用名词action呢?原因是因为在表演的时候,演员仅仅是在表达导演已经构思好的电影,导演在拍摄的时候会对比演员表演的action是否与自己的构思、感觉是否一致,如果一致的话就继续下一个镜头,如果感觉不对,没有达到导演要的效果就会再来一遍了。
所以action真正的含义表示导演准备看演员表演的action(效果), 这也是为什么PDCA会选这个名词动用,PDCA循环同样是要看效果的!
戴明循环的步骤和方法
阶段
步骤
主要办法
P
1、分析现状,找出问题
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
2、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或原因
因果图
3、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排列图,相关图
4、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措施计划
回答“5W1H”
为什么制定该措施(Why)?
达到什么目标(What)?
在何处执行(Where)?
由谁负责完成(Who)?
什么时间完成(When)?
如何完成(How)?
D
5、执行、实施计划
C
6、检查计划执行结果
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
A
7、总结成功经验
戴明循环(PDCA)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