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两网”融合创新社会治理经验发言材料
深化“两网”融合创新社会治理经验发言材料
清江浦区是目前全省最年轻的一个区,去年10月份由淮安的两个主城区清河清浦两区合并而成,得名于1415年开埠的清江浦。针对主城区人员场所密集、社会结构多元、群众诉求复杂多样的实际,我们按照“功在基层、功在基础、功在平时、久久为功”的要求,大处着眼抓谋划、小处着力抓关键,在加强和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是以“小网格”托起“大服务”。前些年,我们在全省率先推行社会治理网格化,将全区划分成679个网格,把人、事、地、物、组织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形成了“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的服务管理体系。两区合并后,我们全力推动基层党建网络与社区治理网格“两网”深度融合,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小组建到楼栋里,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为了提升网格的服务能力,我们配备了专职网格长、网格员,推动在职党员回社区、进网格、亮身份,并整合“五老”、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形成了一支规模达2万余人的网格服务团队。我们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专职网格员按照提房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提情知策的
“四提四知”要求,做到“早碰头、日双巡”,常态化地走访民情、排查矛盾、发现隐患、了解需求;网格服务团队其他成员结合岗位特点、专业特长,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有效地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府前街道刑释人员刘某,无房无业、悲观厌世,扬言报复社会。网格员获知这个信息后,立即会同网格服务团队加强沟通交流、心理疏导,创造条件协调解决实物配租房,并通过免费技能培训帮他实现自主创业,现在刘某生活安定,已融入了社会。几年来,网格中先后涌现出老赵调解室、钱大姐工作室等一批服务典型,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全区呈现出矛盾纠纷、治安案件、安全事故总量逐年下降,群众满意度逐年上升的“三降一升”的良好态势。
二是以“小信息”汇成“大数据”。如果说社区网格化抓住了点,那么信息化就把点串成了面。网格每年收集到的信息有20余万条,如何甄别、分析、有效运用好这些信息,是提高网格治理实效的关键一环。我们组建了全省首家区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率先开发了社会治理综合信息系统,构建了信息采集、综合研判、网上交办、结果反馈的工作机制。现在,我们已将各类基础信息、社会治理条线部门信息、重点管控人员信息全部整合到系统中,并依托手机终端实行动态管理,几年来积累了百余万条的信息,为综合研判、快速反应提供了有力的
“大数据”支撑。对发现的隐患问题,网格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录入系统,由治理中心分类交办处置,确保矛盾隐患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前阶段,针对多个网格反映燃气安全隐患多、燃气事故频发的情况,我们迅速组织开展燃气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收缴、查扣钢瓶300余只,取缔违规餐饮经营场所167家、责令关停20家,对拒不停业整改的3家单位负责人实施了行政拘留,较好地遏制了这一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大数据”的充分应用,不仅提高了问题处置的效率,也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年初,我们结合大走访活动,在全区开展了“矛盾化解年”工作,从网格排查的3000余件矛盾纠纷中,筛选出102件突出问题,逐一包案、逐一化解,目前已成功化解了47件。近期,我们对“大数据”反映较多的城乡居民因病致贫现象,深入调研、专
深化“两网”融合创新社会治理经验发言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