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执政党法治理念论文.doc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执政党法治理念论文
【摘要】: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法。从历史变迁的角度来看,共产党经历了从革命党理念到执政党理念的发展,而执政党理念又具体包括三次选择:全能政党型—领导替代型—法治理念型。特别是在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目标后,执政党的法治理念成为了不二选择。最后,本文从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法律意识以及权力监督角度论述了执政党强化法治理念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法治理念执政党和谐社会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法”,这是对五十多年党执政的主要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也是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特别是在和谐社会的视野中,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也必须认真总结历史经验,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探讨执政的理念和执政的规律。
一、执政党理念的历史变迁
(一)从革命党理念到执政党理念
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夺取国家政权、掌握国家权力为己任,其首要任务是进行阶级分析,分析敌我,然后决定实施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是一种典型的革命党理念。当时的共产党作为革命党,以其革命性、民族性和先进性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真心拥护和认同。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实现了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历史转变,其以全社会多数阶级为基础,其价值取向是维护统治,巩固政权,长期执政,所以共产党的首要任务是阶级调和、阶层合作,是阶级、阶层和社会各部分之间的整合,其中主要是利益整合。执政党运用民主和协商的方法,搞好各党派、各阶级的、各阶层及社会各个部分之间的利益整合,扩大党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合作基础,在统一严格的法治环境下,坚持社会主义、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繁荣,保障国家安全。这是一种典型的执政党理念。
(二)执政党理念的再选择
政党取得执政地位后对执政方式的选择是影响其执政能力乃至执政安全的重要因素。为此,中国共产党必须适应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执政能力,维护执政安全。在50 多年的执政历史当中,中国共产党对执政方式进行过三次选择,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1. 全能政党型
在新中国的成立以后的17年中,我们党选择了“全能政党”型执政方式,即党不仅是领导核心,..而且以公共权力核心的形态,直接指挥国家政权机关作为或不作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国家权力等级序列中居于公共权力机关之上,与公共权力机关实际上存在上下级关系。如:1953 年,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反分散主义和地方主义的斗争,提出“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的领导原则。
党的执政方式的这种权力架构和授予机制,决定了党运作公共权力的方式和手段。在党运作公共权力的方式上,基本上是党管决策,政权机关负责实施,党组织承担了许多政府机关的职能。在运作公共权力的手段上,党采取的是政策和法律双管齐下,但是重政策制导而轻法律施治。“政党直接指挥”型执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革命战争年代党的领导方式的延续,在建国初期的特殊环境中曾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政党直接指挥”型执政方式的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首先,分散了党对路线、方针的注意力和精力,削弱了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总的政治领导。其次,党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执政党法治理念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