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初中数学知识点梳理 】是由【闰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初中数学知识点梳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百学须先立志。——朱熹初中数学知识点梳理一元一次方程(1)方程: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式的解。(3)等式的性质①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若a=b那么a+c=b+c②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等式仍然成立。若a=b那么有a·c=b·c或a÷c=b÷c(c≠0)③等式具有传递性。若a1=a2,a2=a3,a3=a4,……an=an,那么a1=a2=a3=a4=……=an(3)解方程式的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①去分母:把系数化成整数。②去括号。③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不等式用不等号(<,>,≥,≤,≠)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2)不等式的性质①对称性;②传递性;③加法单调性,即同向不等式可加性;④乘法单调性;⑤同向正值不等式可乘性;⑥正值不等式可乘方;⑦正值不等式可开方;(3)一元一次不等式用不等号连接的,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左右两边为整式的式子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由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实数(1)平方根平方根,又叫二次方根,表示为〔±√ ̄〕,其中属于非负数的平方根称之为算术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实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负数没有平方根。(2)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a的立方根,也称为三次方根。立方根性质①在实数范围内,任何实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②在实数范围内,负数不能开平方,但可以开立方。③0的立方根是0(3)实数实数,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总称。实数具有封闭性、有序性、传递性、稠密性、完备性等。整式的知识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一),是有理式的一部分,在有理式中可以包含加,减,乘,除、乘方五种运算,但在整式中除数不能含有字母。(1)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2)幂的乘方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3)积的乘方积的乘方,先把积中的每一个因数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1)待定系数法①确定所求问题含待定系数的一般解析式;②根据恒等条件,列出一组含待定系数的方程;③解方程或消去待定系数,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2)十字相乘法①把二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别分解因数;②尝试十字图,使经过十字交叉线相乘后所得的数的和为一次项系数;③确定合适的十字图并写出因式分解的结果;④检验。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初中数学知识点梳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