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o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每一个“全面”都对应着现阶段的重大挑战
“四个全面”指引中国发展方向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
中共扬州市江都区委党校许卫林
2015年5月日
同志们:
大家好!根据安排,由我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与依法行政专题。依法行政的内容,不专门钱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家里重点讲。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可以说,“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目的是让人民群众的努力和奉献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这些内容都体现在激动人心的中国梦里。它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心,旨在满足中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它要求继续推进过去几十年成功的经济社会实践,促进创新、创业和贸易,从而为全体人民创造工作岗位和发展机会。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赋予中国发展新内涵。我们应当注意到,“四个全面”不是口号式的倡议,而是实实在在的举措。深入学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做好当前工作,对于我们谋划“十三五”发展,对于推动全区“加快融合、崛起苏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今天拟从六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一、四个全面的形成过程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领先地位的近期战略目标(现代国家转型的必要前提)
三、“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公正的有力武器/实现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
四、“全面依法治国”:良治社会的应有之义
五、“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复兴的政党力量保证(坚强领导核心)
六、面对“四个全面”战略要求, 我们怎么做?
一、四个全面的形成过程
理解中国,尤其理解中国治理,一个捷径是读懂中国特色治理愿景和治理方式。它们被浓缩为一些关键词,如“中国梦”、“两个一百年”、“五位一体”、“三严三实”等。对于当下中国来说,最需要读懂的一个词是“四个全面”。
(一)“出生”于2014年底,江苏
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这是首次提出“四个全面”,中国复兴伟业的战略路线图构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
作为整体概念,“四个全面”提出于2014年年底。作为单个概念,4个具体“全面”的提出,则有两年时间跨度。
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并确定了时间表,即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一年后的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决议,向外界宣示,中国将迎来一个空前改革的时代。
再过一年的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是中共党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
“全面从严治党”,是2014年10月在总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讲话时正式提出的。
(二)“耀眼”于2015年两会,北京
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首次集中论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逻辑关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这是一个正式的宣示,宣告‘四个全面’成为以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
23天之后,2月25日到3月1日,《人民日报》连发5篇评论员文章,对“四个全面”进行了全面、权威、简明的进一步解读——《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让全面小康激荡中国梦》、《改革让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法治让国家治理迈向新境界》、《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
文章指出,“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得益于这组文章的预热,以及话题本身的巨大感召力,全国两会期间,无论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还是分团组审议和讨论,“四个全面”都备受关注。
(三)“实践”于中国的当下与未来
上下同欲者胜。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有赖于中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