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9——13题。(15分)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2分)
(1)目似瞑(2)将舐其喉(3)信不诬哉(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 )(3分)
,突乎南北
,相同的一项是( )(3分)
,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
。(4分)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3分)
2006年恩施自治州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大海与天河相通,在西晋张华笔下,人有奇志者乘巨槎登月,与月宫中人进行了一次奇妙的对话。
天河
张华①
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②者,年年八月有浮槎③,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④粮,乘槎而去。……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此人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问严君平则知之。”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此人到天河时也。
注:①张华:西晋大臣,文学家,著有笔记《博物志》十卷。②海渚:海中小岛。③浮槎(chá):水中浮木,竹筏,船。④赍(jī):携带。
18、根据“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这一句话写出一神话故事名称:
19、将“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译成现代汉语。
20、发挥想像,写出文中这个有奇志者乘坐仙槎到达月球后与月宫里牵牛饮水的男子的对话。
问:
21、重返月球,开发月球资源,建立月球基地已成为世界航天活动的必然趋势和竞争热点。2007年4月,“嫦娥一号”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希望飞向月球,迈出我国深空探测的第一步。你认为2000多年前张华的奇思妙想能否变为现实?
2006年广东深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3-5题。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念:
②相与步于中庭步:
。(2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
,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3分)
(四) 课外文言文阅读(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8题。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①,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②,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马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③。”
注:①野:郊野。②马多天下:马比天下其它地方多。③不为虚语矣:不算是虚夸之语了。(节选自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2分)
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
8.“解之者”认为“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2006连云港市中语文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