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
大连大学护理学院
曹肖漪
CONTENTS
1
小儿高热惊厥的概念
2
临床表现
3
急救护理
4
健康教育
小儿高热惊厥的概念
惊厥
高热惊厥
惊厥: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
属儿科常见急症,发病率为3%~5%,复发率为30%~40% ,反复发作可引起脑组织缺氧性损害。
小儿高热惊厥:凡由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称为小儿高热惊厥。
多见于1-3岁的小儿,是由单纯发热诱发的惊厥,是小儿惊厥的常见原因。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初期,~40℃或更高时,突然发生惊厥。
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
突然意识丧失
头向后仰,面部及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
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色青紫
部分患儿有大小便失禁
局限性抽搐:多见于新生儿或小婴儿。惊厥发作不典型,多为微小发作,如呼吸暂停、两眼凝视、反复眨眼、咀嚼、一侧肢体抽动等,一般神志清楚。
急救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惊厥发作时即刻松开衣领,患儿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造成窒息。必要时定时吸痰,动作轻柔,以防损伤呼吸道黏膜及减少惊厥的发生。
迅速控制惊厥反复的惊厥会导致脑细胞的损伤。新生儿首选药物为苯巴比妥。如给予10%水合氯醛灌肠,尽量保留1h以上,以便达到药物吸收。。
吸氧因惊厥时氧的需要量增加,及时吸氧可提高患儿血氧浓度,对改善脑细胞的缺氧状况十分重要。
降温及时松解患儿衣被,降低环境温度,但应避免直吹对流风,立即使用退热剂。同时予以物理降温,如头额部冷湿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小婴儿禁用),使超高热尽快降至惊厥阈以下,保护脑细胞,使缺氧缺血得以改善。
注意安全,加强防护抽搐发作时,要防止碰伤及坠床,四肢适当约束,抽搐牙关紧闭时,用纱布包裹压舌板或开口器,放于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及口唇咬伤。病室保持安静,室内光线不宜过强,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刺激,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详细记录抽搐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发作类型、程度、伴随症状及停止后的精神状况。注意T、P、R以及心率的变化,降温后30min测体温并记录。
急救护理措施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建立静脉通路可以保证及时、正确用药,尽量使用留置针,防止抽搐时针头滑脱。对持续而频繁抽搐,使用20%甘露醇时,注意输入速度,应在30min内滴完,同时防止药液外渗。
加强营养,做好基础护理患儿清醒后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于营养的饮食,同时做好口腔护理2次/d,给予生理盐水擦洗,保持病室空气清新,环境整洁,适宜的温度、湿度,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平整,及时更换污染的衣被,婴幼儿大小便后及时清洗并更换尿布。
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因小儿突如其来的抽搐发作,家长都极为担心,应及时向家长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使其树立信心,配合抢救与治疗。
急救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小儿高热惊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