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宋明理学
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儒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课堂探究问题
(三)“理”当何论——理的评判
(一)“理”由何来——理的由来
(二)“理”为何物——理的思想
一问:魏晋南北朝儒学遇到了什么危机?
(一)“理”由何来——追问“理”的由来
最近有点烦
我来也
我也来
唉!一烦就是几百年:
魏晋南北朝面临挑战
★魏晋南北朝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扶持;
材料: 另类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自幼习儒,一度又信奉道教,经常屈尊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时人们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以皇帝之身出家,“舍身”同泰寺,他推崇佛教达到戏剧性的高潮。
东汉末期,道教开始在下层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太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起义失败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在江南江北广大地区仍然继续流传,在上层社会中也拥有不少信徒。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
★动荡和战乱时代,宗教宣扬的来生幸福给予人民精神寄托;
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自从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争。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没有从事战争的人,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大都投入宗教,希望神灵能赐给在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平安。
---柏杨《中国人史纲》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文化上)
“三教合一”,弥漫社会各个领域
泰山红门宫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
新兴的儒学思潮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因而被称为“理学”。
(二)“理”为何物——走进“理”的天地
陆
九
渊
王
阳明
程颐
朱
熹
程颢
南宋人
(北宋人,兄弟俩)
南宋人
明朝人
程朱理学代表人物
陆王心学代表人物
理学集大成者
心学集大成者
代表人物:
历史第四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