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夏热冬冷地区墙体保温技术的应用
摘要:随着国家房地产市场发展及城镇化的推进,建筑用能已增加到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3以上。墙体保温节能效果在建筑节能65%标准的占比能够达到33%,因此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夏热冬冷地区大力推广墙体保温技术能够很大改善居住建筑热环境,提高空调等能源的利用效率及社会整体经济效益。
关键词:夏热冬冷地区;墙体保温技术;应用
1 墙体保温技术发展及原理
在墙体保温技术的发展历史中,首先外墙外保温技术在二战后的欧洲应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技术标准的完善和保温材料的开发应用方面都已经成熟。在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外墙内保温技术首先在北方寒冷地区应用,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和材料,保温效果不是很好,但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外墙外保温技术也日臻成熟。外墙外保温技术是指在垂直外墙的外表面上施工保温层,将建筑物的所有外墙及外露构件包裹在外保温系统内,在外部大气环境与建筑物间形成一保温隔热层,具有可以避免热桥、保护墙体材料、不占用室内使用面积等特点,成为国内外建筑墙体节能的首选方法之一。此种保温体系既可用于新建建筑墙体,也可用于既有建筑外墙的改造。
2 墙体保温技术在夏热冬冷地区应用的状况
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处于采暖过渡区及非采暖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及以前时期国家没有相关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该地区具有冬季湿冷,夏季闷热潮湿的天气特征。冬季湿冷,尤其经历2008年席卷22省市达半个多月的冰冻雪灾低温天气;夏季闷热,每年有长达三周多超过35℃的高温天气,应对上述天气特征采用间歇性的空调采暖及降温并不能保证建筑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并且能耗也特别严重。有数据表明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冬季空调采暖的年用电量为2240亿KW?h,相当于3座三峡电厂的年发电量。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建筑外墙保温节能效果在建筑节能65%标准的占比能达到33%,因此,推广建筑外墙保温尤显必要,能够很大降低能源消耗。为了改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热环境,提高采暖和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2001年建设部发布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2010年在此基础上又做了修订。国家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推广外墙外保温技术并在北方寒冷地区表现出了良好的保温节能效果。借鉴北方寒冷地区外墙保温技术经验,目前在夏热冬冷地区应用较多的还是外墙外保温技术,而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中,涂抹类外墙外保温系统和保温板带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最多。另外,还有自保温墙体。涂抹类外保温系统因保温材料直接喷涂或按照传统抹灰工艺涂抹在墙体上形成保温层,保温体系内不存在空隙,也称为无空腔构造保温体系。保温板带薄抹灰面层的外保温系统因墙体与保温板间的粘结面积未达到满铺,保温体系内存有空隙,也称为有空腔构造保温体系。无空腔构造保温系统应用较多的保温材料有胶粉
EPS颗粒保温浆料、玻化微珠保温浆料等。有空腔构造保温系统使用较多的是EPS板、XPS板、岩棉板等。
3 夏热冬冷地区墙体保温需关注的问题
夏热冬冷地区外墙体保温与北方寒冷地区有所区别,北方寒冷地区采用集中供暖,建筑室内在采暖期内有不间断热源,因此在节能设计方面重点考虑墙体保温。而夏热冬冷地区只依靠室内空调及取暖器降温、取暖,结合本地区多雨潮湿的天气特征,所以节能设计需考虑冬季保温、夏季隔热及防
论夏热冬冷地区墙体保温技术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