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幼儿期性别角色的发展
性别角色的定义:
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成员所期待的适当行为的综合。
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认为男性作为丈夫和父亲要为家庭提供支持、保护他人免受伤害,而女性在家庭中应该扮演好妻子和母亲的角色。男孩子应该具有独立、果断、勇敢、竞争性的特点,女孩子要温柔、细腻、乖巧、善解人意等。
4
一、性别概念的发展
5
性别认同
定义: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的正确认识或标定。
大多数研究认为,儿童的性别认同出现在一岁半到两岁之间。汤姆逊的研究表明,两岁儿童性别认同发展水平还很低。到两岁半时,儿童能够正确回答自己的性别,能够区分图片中人物的性别。三岁时,儿童对上述问题的理解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但仍然不能根据性别标签挑选与自己性别相适宜的物体。此外,男女儿童的性别认同发展不存在性别差异。
6
性别稳定性
定义:儿童对人一生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
性别稳定性一般在3至四岁的年龄达到。有关研究者认为,性别稳定性的发展依赖于儿童对其心理方面的特征的感知,因其较为稳定儿童的判断也相对简单。
7
性别恒常性
定义:是对人的性别不因其外表和活动的改变而改变的认识。
有关研究认为性别恒常性的发展依赖于儿童对其活动、外表特征的认识,因其变化较大,儿童的判断也相对复杂化。
8
二、性别角色知识的发展
定义: 性别角色知识是指个体关于男性和女性各自适宜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的认识。
研究者通常向儿童列举一些典型的男性和女性行为活动,让儿童说出哪些是适合男孩干的,哪些是适合女孩干的。研究发现儿童早在两岁时就已具备了一些性别成见知识,两岁半至三岁的儿童已形成一些对男性行为特点和女性行为特点的认识,如“男孩打针不哭”、“女孩要抱布娃娃”等。
9
三、性别刻板印象的发展
几个世纪以来,性别刻板印象已经出现在宗教、哲学和文学作品中了。看下面从古到今的文学摘录:
“女性比男性更具有同情心并且更容易掉眼泪……但是男性……在危险中更倾向于给予帮助并且比女性更勇敢。”
“男性会说他知道什么,女性会说什么使她们感到快乐。”
“男性用头脑思考,女性用心思考;男性发布命令,女性遵守命令;所有其它的会混淆。”
“爱情对男性来说只是一种心境,但对女性来说是生命。”
“女性问:如何使一个男性敞开心扉?男性问:为什么她总想讨论关系的问题?”
10
幼儿期性别认同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