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地区》教案
山东省昌乐县朱刘街道中学王新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概况。
、盆地、河流、湖泊的分布。
。
(二)过程与方法
,及其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
。
、建设青藏、维护统一的原因和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高寒环境下的自然景观和农牧业。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高寒环境对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理解开发青藏,维护统一的重要性。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我国区域地理的一部分,在学习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后,学生们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规律,为本节课的课前自主预习奠定了基础。但因为本区离我们太遥远,缺乏生活实际中的体验,需要同学们在课前广泛搜集网络资源,加深对本节课的认识。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让同学们分组考察,并将获取的信息制作成幻灯片,到课堂中展示、学习,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加深对本节课的认识。
四、媒体选择和设计
本节课使用的电教媒体为幻灯片,在幻灯片中主要包括4部分内容:文本、图片、音乐、视频。文本主要解决教学内容的知识性问题;音乐与图片整合播放,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读图感悟能力,深刻领会本区的自然魅力和交通的艰险,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高寒环境对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视频主要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高寒环境下的农牧业分布及原因。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手段,整合大量的图片生动形象的展示了雪域高原的魅力,置学生于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在欣赏、感悟中学习新知识,效果很好!同时利于多媒体将课本知识加以重组、整合,大容量的展示给学生,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五、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媒体运用及策略
课前延伸
上网搜集关于青藏地区的图片、资料,初步了解青藏地区。并将资料加以整理,制作成幻灯片,便于课堂中展示。
学生:上网搜集关于青藏地区的图片、资料,并制作成幻灯片。
上网查找资料,制作幻灯片,培养了学生的网络利用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
课内探究
导入
一曲天籁之音把我们带进了我国的哪个地区,有谁去过请举手?它真的离我们这么遥远吗?想不想在我们旅游考察队的带领下先欣赏一下雪域高原的魅力?(师生边听音乐边欣赏)
青藏地区不但景色迷人,物产也富有。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青藏地区去领略它更多的风采。
老师:播放音乐——《青藏高原》
学生:边聆听音乐边欣赏旅游考察队整理的幻灯片——青藏地区风景组图
老师: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默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找出你已了解的知识点和本节课你需要进一步了解的知识点。
老师:板书——青藏地区
在优美的天籁之音中展示青藏地区风景组图,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一个青藏地区的整体印象。
(一)激情展示我最棒!
学生做展示准备工作
学生:以各考察队为单位讨论,推荐一名同学上台展示,引领大家学习,准备时间3分钟。
先锋考察队
( )自治区
青藏地区教案—王新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