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李
璟
2017/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学习目标
1、理解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情景交融、寄托象征的艺术手法。
2017/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作者简介
李璟:字伯玉,徐州(今属江苏)人,李昪长子,史称南唐中主。璟多才艺,好读书,文士韩熙载、冯延巳、李建勋、徐铉时时在其左右,相与讲论文学。《江南野史》说他“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但流传下来的作品,只有一首律诗和四首词。其词蕴藉含蓄,深沉动人。
2017/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背景解说
李璟即位之初,,南唐受到强邻的威胁,国势日下。南唐保大(李璟年号)十四、十五年,周世宗两次亲征南唐,攻城掠地,所向披靡,迫使李璟上表削去帝号,,已经内外交困。李璟身当乱世,忧心时局,自己有心兴国,无力回天,在作品中情思婉转,表现出无限的悲哀,蕴涵浓厚的忧患意识。这样的悲哀与屈原作《离骚》时的心情颇有相通之处。
2017/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词牌知识
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沙溪》。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2017/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词语解释:
1、菡萏:荷花的别名。
2、西风:秋风。
3、韶光:美好的时光。
4、梦回:梦醒。
预习检查: 注音:
1、菡萏:hàn dàn
2、韶光:sháo
2017/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2017/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诗句翻译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荷花落尽,荷香消失,翠绿的荷叶也已凋残,萧索的秋风夹满愁绪吹起在碧绿的水波之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它们跟随着美好的如金年华和人美丽的青春容颜一起憔悴,令人不堪细看。
2017/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细雨中入梦,梦中与在荒凉遥远的边塞的丈夫相会,可好梦醒来,周围细雨迷蒙,丈夫依旧远在天涯,多么令人伤感。细雨中登上小楼,吹笙以思念亲人,可是由于时间长久,寒气袭人,虽还想吹,但笙已不能再吹了,心中无限惆怅,只觉得周围一片寂静和凄凉。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泪珠中深含多少愁恨,却只能独自斜倚着栏杆。
2017/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1、这两句诗歌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2、此词首句可否改为“荷花香销荷叶残”?改句的表达效果怎样?
3、首联包含着怎样的人生感慨?
2017/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