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
晕眩: 是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或平衡感觉障碍,是一种自身或外景运动错觉或幻觉。发作时多数病人感觉周围事物在旋转、少数病人出现视物摇摆。眩晕是一种常见症状,常伴有平衡失调、站立不稳、眼球震颤、指物偏斜、耳鸣及听力下降等;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脉搏及血压改变等。
※发病机制
人体平衡与定向功能有赖于视觉、本体觉及前庭系统的协同作用来完成,以前庭系统对躯体姿势平衡的维持最为重要。
前庭系统
内耳迷路末梢感受器
前庭神经
脑干中的前庭诸核
小脑蚓部
内侧纵束
前庭皮质代表区
※病因
一、前晕庭系统性眩
周围性
耳源性:外耳及中耳病变,如外耳道耵聍;内耳病变
神经源性:听神经瘤,脑桥小脑角肿瘤
中枢性
中枢性
脑干病变:脑干血管病变,脑干肿瘤,脑干炎
小脑病变:小脑蚓部肿瘤,小脑脓肿
大脑病变:颞叶肿瘤,颞叶癫痫
二、非前庭系统性眩晕
1 眼性眩晕:眼外肌麻痹,屈光不正
2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低血压病、心律不齐
3 全身中毒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过度换气
4 各种原因的贫血
5 其他:颈椎病、精神性头晕、神经官能症
※诊断方法
一、病史询问
1、真性或假性眩晕:眩晕的特点为感觉周围事物或自身旋转为真性眩晕。假性眩晕仅表现为头昏、头重等不适感。
2、周围性或中枢性眩晕:前庭周围性眩晕症状较重,持续时间较短,常伴有耳鸣、听力减退和明显的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前庭中枢性眩晕大多症状较轻,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不伴有自主神经症状,无耳鸣、耳聋等耳蜗症状,多数病人有高血压、冠心病和颈椎病的病史。
3、位置性或颈性眩晕:病人起卧时,在头和躯干活动相一致时出现的眩晕为位置性眩晕;当躯干不动而头转动或后仰时出现的眩晕为颈性眩晕。
4、单次发作或反复发作性眩晕:单次眩晕发作常见于前庭神经元炎,患者常有感冒病史,眩晕持续时间较长。反复发作者常见于美尼尔氏综合症、偏头痛。
二、体格检查
1 神经系统检查:
注意有无眼球震颤、震颤的方向、性质和持续时间,自发性和诱发性。伴有眼球震颤者,多考虑前庭、迷路、小脑的病变。检查眼底有无视神经乳头水肿以便了解是否为颅内占位性病变。如有听力减退或消失,则需确定为是神经性或传导性的,迷路病变及听神经病变常伴有听力丧失。注意有无共济失调,有共济失调者,多为小脑脑干的病变。
2 耳科检查:
外耳道有无耵聍、鼓膜有无穿孔、有无中耳炎等,可进行电测听、瘘管试验。
3 前庭功能试验: 包括变温试验、旋转试验、位置试验(即病人坐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偏侧头位使身体快速向下卧倒至平卧位,但头部后仰30度)、直流电试验,必要时做眼球震颤电图。
4 内科检查: 应特别注意血压、心脏等情况。
三、辅助检查
怀疑听神经瘤者应摄内耳道平片;颈性眩晕可摄颈椎平片;脑电图对眩晕性癫痫诊断有帮助;脑脊液检查对颅内感染性疾病的确定尤为重要;考虑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病变等可选择做头颅 CT或MRI。任何不能用周围前庭病变解释的位置性眩晕和眼震均应考虑中枢性病变,应建议做后颅凹的MRI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协助定位诊断前庭神经病变有一定帮助。头昏者应做贫血、低血糖、内分泌紊乱等相关化验检查。
眩晕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