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唐河四高中政治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由来和现实涵义
“小康”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典籍,是指比较
富裕的、中等的、温饱有余的居民生活状况和
社会发展状态。
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生活,是指介于温饱和富
裕之间的生活状况,是在解决温饱后的进一步
提高和发展。按照国际惯例来划分,小康生活
大体相当于中等收入。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基本实现。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三步走”战略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成就的微观表现:
城乡居民得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总体小康成就的宏观表现:
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1..总体小康水平
、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 主要从衣、食、住、行、
用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根据你个人的调查,以及和同学们的交流,你认为和过去的生活相比,现在有些什么样的变化?
讨论:
70年代
80年代
21世纪的今天
60年代,人们平均2个月才可以领到半斤肉,并且还要凭票供应。
今天,超市出售的方便食品,种类繁多。
吃
小康社会目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