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省挑战杯论文
题目:低碳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学科专业: 区域经济学
研究方向: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姓名: 孟艾红
指导教师: 沈满洪
学号: 200920801010
入学年月: 2009年9月
选题来源: 导师指导命题
20110405
摘要
在全球低碳大背景下,低碳问题的考察与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对低碳问题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企业的生产型排放方面,鲜有对居民微观消费行为中碳排放情况的调查与研究。本文首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居民的日常消费行为进行调查,在获得实际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数量经济学方法对居民日常消费行为的低碳化程度以及影响其低碳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本文旨在解决三个问题:一测度居民日常消费行为的低碳化状况;二寻找和分析低碳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三是寻找促使居民消费行为低碳化的有效途径。
本文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stepwise)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后得出,社会心理意识、炫耀性心理对低碳消费的三方面内容都具有显著影响:社会责任意识越强烈,居民就越倾向于低碳消费,居民的炫耀性心理越浓烈,则他们就越不注重低碳消费;年龄、从众心理、低碳消费知识以及气候变暖感知对居民的低碳消费行为也有影响,但它们并不同时对低碳消费的三方面起作用。炫耀性心理和从众心理具有两面性,政府在采取政策推行低碳消费时应充分利用居民的炫耀性心理和从众心理。
[关键词] 低碳消费;低碳产品;高碳产品;消费方式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第一章理论假说 3
3
3
3
相关理论基础 3
3
4
5
5
6
相关理论假说 6
解释变量的界定 6
模型的设定 9
第二章低碳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0
10
10
10
12
12
12
14
21
21
22
23
第三章结论及公共政策启示 23
23
政策启示 24
24
25
26
参考文献 26
引言
全球变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第四次评估报告表明:气候变暖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影响以外,主要是归因于人类活动,特别是与人类活动中排放二氧化碳的程度密切相关。关于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控制,国际上曾多次进行磋商,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再到“哥本哈根会议”,始终得不到根本性解决。
对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反思,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要界定大气中的CO2排放责任,我们必须考虑最终消费的概念。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变化导致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出现地域的分离,最终产品可能为各国所消费。人们追求高消费的行为导致了对能源的大量需求,间接引致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国际上对减少碳排放的关注最初以约束供给方和提高生态效率为主线,政府和企业是主要参与者。随着人们逐渐认识这些政策的结果很容易被人口增长和个体消费规律所导致的消费数量的增长所抵消。因而将战略重心则从生产端转为生产与消费并重,并且更加关注对需求的科学引导和消费者的角色和作用。
理论上,目前学界、政府决策者一般将低碳消费的研究重点放在内涵、特征和实现途径,缺乏对低碳消费的深入研究,特别是缺乏对作为市场主体的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的研究。本文在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等理论基础上,设计一套衡量居民日常消费行为的指标体系,测度居民日常消费行为的碳排放情况,探寻低碳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为政府制定低碳消费的相关政策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实践上,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合理引导人们改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使居民努力践行低碳消费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考察最终消费与碳排放的关系,从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角度研究低碳消费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章理论假说
低碳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