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咬文嚼字 课堂.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东坡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东坡
为下面的诗句添加动词突出特征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古至今,骚人墨客举不胜举,名家名篇灿若星河。可是,这些诗歌往往不是一气呵成,而是经过反复的雕琢,才成为千古绝唱。比如,大家熟悉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就经过多次推敲。这种推敲,在古诗文里称为“炼字”,在今天,有位美学家称之为——
咬文嚼字
朱光潜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西方美学史》是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咬文嚼字释义
(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例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 。

例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例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也毫无用处。
文章中作者提出了那些观点,其中中心论点是哪个?
作者如何解说咬文嚼字?
2、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情感。
5、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情感上“推敲”。
1、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4、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3、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主要观点
6、用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不易控制。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能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7、字的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袭用套语滥调,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滑向套板反应。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思想要新,语言要新。
8、从事文学创作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互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中心论点
讨论:
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说明了哪些“道理”?

咬文嚼字 课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1.08 MB
  • 时间2017-11-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