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窑精品鉴赏之三
(图12),,,高14厘米,1967年南昌市出土,现藏江西省博物馆。贮器。小口,细长颈,扁圆腹,圈足,底足无釉,露灰白色胎。口沿下、圈足均绘褐彩,其余部位满绘水波纹,波兴浪卷,翻滚奔腾,笔势的顺逆往返,运笔的轻重缓急,线条的粗细疏密,都有强烈的节奏和韵律感,可以明显看出中国画写意的影响(图12)。成对出土,比较难得。
(图13),,,,1975年江西省南昌县征集,现藏江西省博物馆。贮器。小口,卷沿圆唇,细长颈,溜肩,深腹,上鼓下收,假圈足。通体施黑釉,在腹部一侧剔出两枝怒放的折枝梅,露出白色胎,其中花朵用剪纸贴花手法,花蕊用褐彩描绘,梅枝伸展有力,梅花错落有致,极富生机。
(图14),1989年南昌市铁路公安处移交,现藏江西省博物馆。口径3厘米,底径5厘米,高15厘米。贮器。卷沿,圆唇,长直颈,丰肩,鼓腹下收,假圈足。口沿、颈部、下腹等处绘褐彩,肩部绘弦纹三周,腹部主题纹饰为折枝兰草两朵,叶茎舒展,花朵绽放,衬以蝴蝶,给人以蝶舞花间的感觉,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图15),高17厘米,,,江西省吉安县征集,现藏吉安县博物馆。小口,卷沿,圆唇,长颈,丰肩,弧腹下收至底,矮圈足,造型浑厚。胎质灰白,瓶外壁薄施一层白釉,器内除口部外无釉。通体褐彩,颈部饰两道弦纹,颈以下由四道弦纹分割成三组纹饰,肩部饰双线重瓣莲纹;腹部对称安排两个三周八连弧开光,中间一周线条特别粗,窗内绘月影梅纹,老梅一支右横出,枝桠顺势穿插,梅花含笑枝头,花朵偃仰反正,映带有情,再配以新月,构成一幅雅致的月影梅纹图;窗外衬以锦地纹;下腹部饰以回纹一周。构图繁而不乱,画艺娴熟。
(图16),,底径6厘米,,1980年江西省永新县禾川镇学背村元代窖藏出土,现藏江西省博物馆。贮器。小口,圆唇,短颈,丰肩,深腹,矮圈足,造型古朴。通体用窑变花釉装饰,具体制作工艺是,先施花釉作地,然后用印花工具蘸黑釉在花釉上印成圈点纹,经高温烧成,使其纹样变化呈放射状兔毫纹,五颜六色,工艺精湛,是吉州窑装饰方法之一,系海内孤品。
(图17),口径7厘米,底径10厘米,高23厘米。1976年江西省樟树市永太孔埠中学基建工地出土,现藏樟树市博物馆。贮器。敞口,卷沿,尖圆唇,短颈,溜肩,鼓腹,假圈足。通体施黑釉为地,口沿以黄釉点缀,颈部饰回纹,腹部以黄釉绘如意形云气纹,布局匀称,纹饰奇特。
(图18),,,,1979年江西省九江市江西省财经会计学校基建工地出土,现藏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贮器。盘口,短颈,丰肩,腹修长,假圈足,造型端庄挺拔,制作精良,釉色润泽。通体满花,以弦纹将纹饰分为三层,肩部绘重瓣莲纹
吉州窑精品鉴赏之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