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doc邹城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2014年,在市教育局及上级业务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中心任务,电教站坚持以“强化应用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等工作为重点,狠抓常规工作落实。通过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培训、强化队伍建设等措施,做到教育技术工作的建、配、管、用四方面的协调发展,有效推进了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先后成功承办山东省中小学机器人大赛,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现场会,邹城教育网获评山东省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市教育局被评为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最佳组织奖。市教育局被批准为山东省首批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单位。
一、统筹规划,进一步完善我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紧紧抓住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验中心工作的有利契机,配合市公管办、计财等部门,深入学校摸底调研,认真统计核实相关数据,多次组织专家论证配备方案,全年采购各类计算机5768台,多媒体(含学校自主采购的液晶触摸一体机)1233套、各类网络设备100余套,累计投资4000余万元。同时,为田黄中心小学新上自动录播教室一口,协助邹城八中做好数字化探究实验室试点学校的设备采购安装工作。
二、狠抓软件平台建设,促进资源共建共享
在夯实教育信息化硬件配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邹城教育城域网和邹城教育信息中心建设。架构了无形的、丰富的、宽领域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全市70%的师生开通了个人网络学习空间,使广大师生切实感受到高效优质的服务。今年上半年,我市又投入300余万元搭建了邹城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在省学校生产供应处和中创软件公司的支持下,率先启动全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全覆盖项目。11月21日,在邹城一中召开了全市数字化校园建设调度培训会,邀请中创软件工程师针对省处赠送的城域网版《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系统》进行应用培训。目前, 10所学校已先期进行试点应用,其余学校计划分两批用半年时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1、积极开展基础教育“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以促进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年初,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邹城网络教研平台”个人学习空间、协作组应用的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各学校一把手是网络教研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学校网络教研工作的领导,要求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学科教研中心组成员,以及48岁以下的所有专任教师要在网络教研平台上以学校为单位人人建立自己的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学科网络教研。每学期每人至少要上传自主设计的优质资源2份,个人原创文章(含学科教研论文、教研心得、随笔等)2篇。市教育局将定期通报各学校教师注册、上传作品及应用情况,并作为评价学校信息化应用的一项硬性指标。截止目前已有近6000多位老师开通了个人学习空间,,组建了134个协作组,开展网络教研。
2、通过层层推荐,上报济宁市电教优质课、微视频55节并获得优异成绩。
3、以承担的教育部“视频互动教学及网络研修系统”为载体,积极开展网络远程教研活动,鼓励联盟学校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开展远程教研。
三、广泛开展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实践、电脑作品制作活动。
1、开展2014年全市中小学电脑作品制作活动,组织上报济宁市电脑作品56件,其中有23件获济宁市一等奖(济宁市共103件一等奖),在济宁市推荐上报省参评的52件作品中,有我市13件。
2、5月下
邹城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