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大气污染与控制
第一节
大气结构与组成
大气层的分类(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
※对流层
对流层几乎集中了大气中的全部水份,雨雪、云雾、雷电等自然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m,。
大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传输起着重要的作用。
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匀,从而使空气发生大规模的水平运动。
※平流层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同时存在臭氧层。
※中间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气对流运动强烈。
※电离层(暖层)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散逸层(外层大气)
大气稀薄,气温高。
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对流旺盛近地面,
纬度不同厚度变;
高度增来温度减,
只因热源是地面;
天气复杂且多变,
风云雨雪较常见
气温初稳后升热
只因层中臭氧多
水平流动天气好
高空飞行很适合
上冷下热
高空对流
电
离
层
高层大气
电离层能反射
无线电波,对
无线电通讯有
重要作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主要
成分
次要
成分
水汽
固体杂质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
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
大气组成
主要作用
干
洁
空
气
O3
N2
O2
CO2
大气各成分的作用
第二节
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污染源的分类
按污染源存在形式:
固定污染源
移动污染源
按污染源的排放形式分:
点源
线源
面源
按污染物排放空间分:
高架源
地面源
按污染物排放时间分:
连续源
间断源
瞬时源
按污染物的发生类型分:
工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
交通污染源
大气污染概念(ISO定义):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大气污染源
燃料的燃烧:如火力发电厂等燃料燃烧,约占总污染物的70%以上。煤的直接燃烧所排放的烟尘时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特征。
工业生产:如炼铁等工矿企业产生的污染物,约占总污染物的20%左右。
交通运输:如汽车等交通工具所排放的污染物,约占总污染物的10%左右,它也称流动污染源。
农业生产
环境保护概论--大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