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个体经受或叙述有严重不适或不舒服的感觉,如不给予必要的控制则会带来食欲降低、营养不良、活动受限、影响睡眠等,使已经衰弱的患者更加衰弱。大多数癌痛是可以安全、有效地得到缓解的。在掌握了治疗方法的同时,我们还需掌握以下几方面的护理知识内容。
一、控制疼痛
(一)由于部分患者知识的缺乏,不能确切的表达疼痛,因此护理人员首先应鼓励患者会表达疼痛的部位和强弱、疼痛的性质(持续性、间歇性、局限性、弥漫性、刺痛、灼痛、锐痛、钝痛等)以及疼痛的经过、造成疼痛加重和减轻的因素。
(二)教会患者会叙述疼痛等级、性质、规律,评估患者对疼痛的反应,使用止痛药的效果、副作用,造成疼痛增强或减轻的影响因素,以便确定减轻疼痛的有效计划。
(三)注意观察患者由于疼痛所致生命体征的改变,心率改变、血压升高、患者的面容、体位、行动方式、注意力、对外界刺激反应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心理及性格的改变(焦虑、恐惧、愤怒、悲哀、倦怠、孤独、绝望)、社会地位的丧失及社会活动的影响。
(四)制定护理的目标,使患者相信医务人员相信他的疼痛确实存在,并能实施有效的止痛方法,维持减轻的状态。治疗疼痛的目标分三个阶段来实现:
第一目标,保证患者在夜晚安静入眠不感到疼痛;
第二目标,在患者安静时疼痛能消失;
第三目标,患者在直立或活动时疼痛消失。
(五)使用各种止痛药物的同时可配合使用一些干预技术,采取音乐疗法、转移或分散注意力、心理支持、针灸、冷疗、热疗、皮肤刺激等物理疗法。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和家属的参与,教会一些护理和配合的方法,注意与他们的沟通与交流,建立起可信赖关系,树立起疼痛可控制的信心。
(六)使用药物时要注意决定最佳的用药途径,如口服、肌肉注射、静脉、直肠用药。给药前应测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次数,应了解药物的作用,以及可能与其它药物间发生的拮抗作用,为了提高给药效果,应该对用药后的反应进行观察,对住院患者给药后半小时应了解效果,要求患者对用药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指出疼痛加强的时间,如果需要改变剂量或改变用药的间隔时间应征求医生的意见。对门诊患者做好服药时间和镇痛效果的记录。
(七)协助家属对患者的疼痛做出积极反应,纠正一些错误概念,如对疼痛表示怀疑,怕成瘾而不给药等,在采取一些止疼措施时尽可能取得家属的合作,同时对家属的关心与参与进行鼓励和赞扬。
(八)在疼痛解除后,鼓励患者总结经验,不管患者表现如何,对他能忍受疼痛加以肯定和赞扬同时注意进行有关的健康教育。
(九)若患者必须卧床,应尽可能布置环境,如鼓励家属将居室用花、植物和画进行布置,鼓励家属穿颜色鲜艳的衣服,给患者提供音乐和合适的娱乐节目,当疼痛处于最低水平时,协助患者做出每天的活动计划,鼓励患者每天进行一种活动,最好是户外活动。
二、保证营养
(一)由于肿瘤疼痛、活动受限、恶心、呕吐、肠蠕动减弱、恶液质等易造成患者的营养不良。疼痛影响患者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率降低。因此在护理中要注意评估患者是否有食欲不振、厌食、摄入量不足、体重减轻达原体重的10-20%甚至更低、是否存在活动时心率增快,血清蛋白数值的降低,水及电解质代谢失调。
(二)为患者确立可实现的护理目标,识别导致营养状态下降的有关因素,增加营养的摄取以适应新陈代谢的需要。
(三)做好计划护理,按医嘱在进食前半小时给予止疼剂,提供令人愉
癌症疼痛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