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日关系未来发展.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1年中日关系展望
回顾中日关系发展史
秦代
传说在秦代,秦始皇为追求长生不老派遣徐福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但是徐福带走若干童男童女在海外从未回来,有说在日本定居,为此日本人可以再某方面讲是中国人的后代。
唐代
在唐代,正值大唐盛世,日本多次向大唐派遣留学使,学习我中华文化、技术等。中国的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道。使日本人的文化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明代
由于我华夏的发展,使海外的许多国家垂涎三尺,包括日本岛国。在明代正值中国经济发展的上升时期,日本的幕府、激进主义对中华大地进行侵略、骚扰。使我国沿海的经济和安定收到了极大影响。但我中华生生不息,出现了向:戚继光、祖大寿等名将。他们为保我中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清代
在清朝前期,日本作为邻国向中华纳贡,但是在清朝后期,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了受列强欺压的局面。日本虽然国家小,但是经过改革以后,国力大增,也想在中国分一杯羹。为此,他们发动了朝鲜战争,犯下了旅顺大屠杀,与中国进行了甲午海战,在各种环境下欺压我中华民族,虽然我中华儿女奋起抵抗,但是还是无力扭转局面。
近代
日本侵华时更是犯下种种罪行,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胜利。让我们的祖国脱离了日本的欺压,让我们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现今中日关系
下面我引用一些文章结合自己的看法来说一下中日的现在关系以及比对:
中日为主包括韩国军队在内为主体的亚洲军队已经在军事科技、战术训练、作战装备等领域已发展到足以同任何欧洲军较量的地位。
因此,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军事强国间若再战已无真正赢家。由于钓鱼岛领土争端愈演愈烈,中日双方均在积极进行军事准备。就当今中日两国的军事实力而言,日本依然占有技术力量上的优势,但这种差距正在不断拉近,双方的武力投射力量也足以涵盖对方的任何区域。与此同时,中国军队在诸多军事领域享有对日本的“非对称优势”,这在冷兵器时代是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第一、超视距战力对比
    首先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这一地区的出现,这方面中国军队占有绝对优势。二炮已经部署的DF-11、DF-15、DF-21战役战术导弹和巡航导弹无论在打击精度还是在远程攻击能力方面都在日本之上,若以核战争为前提,将足以摧毁日本。在长达近10年的“对台军事斗争准备”活动中,中国军队事实上已经悄悄地经历了一场军事科技的大变革,这些军事技术的优势也将从整体上改变中日军事力量的平衡。从毫米波雷达成像、红外成像技术在战役战术导弹末端制导领域的广泛运用,使二炮即使在一场短暂的局部战争中也具备了对日本本土的政治经济、军事战略目标发动精确打击的能力。尤其是国产各型巡航导弹已大量装备二炮,使对日斩首行动也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尽管日本没有开发类似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举动,但是一旦受到类似攻击,以目前日本国内所具备的军事科技基础,即使要开发巡航导弹、地对地战役战术导弹甚至核武器,也无需太长时间。中国也不排除遭到来自日本的报复性攻击,而日本本土也会遭到来自中国大陆的大规模深度攻击,其结果也会不言而喻,自然会造成双方战力的重大损失,甚至会央及本国百姓。但就两国的地域条件来讲,中国幅员辽阔,有战略纵深;
而日本作为岛国,可能因此而被动挨打。但日方军事效能若得以充分利用,就很难有真正的赢家。现代战争武器装备的发展已经进入第五代,“超视距作战”已成

中日关系未来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136365664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