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潜水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一、前言
目前,人类越来越不满足于作为美好海底环境的旁观者,希望能作为参与者潜入水下。潜水员希望干的事情有很多,如与鲨鱼共游、在冰下潜水、洞穴探险、打破前人深度记录、呼吸各种类型混合气等等。虽然现在用于潜水的水下呼吸器类型很多,有开式、闭式和半闭式等等,但潜水环境仍然存在许多不利于人类活动的因素。向潜水员宣传这些可能会伤害他们的各种因素,是潜水高气压医学工作者的最重要职责之一。
二、高压空气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人类已经非常适合在一个大气压环境中生存。当我们到高原时,低气压环境可限制我们的活动。在高气压环境中,即使仍然呼吸空气,我们仍面临同样的问题。当环境压力逐渐升高到一定程度,首先人的认知功能会明显降低,而运动能力受到的影响开始往往比较轻微,当压力升高很大时,各种能力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在加压舱内呼吸空气进行的实验表明,当环境压升高到7 ATA(60 m水深),认知功能会显著下降,当环境压升高到10 ATA(90 m水深),多种能力都会丧失。这些表现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潜水经验丰富的潜水员往往具有更大耐受能力。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上述这些表现是由于高压空气中的氮麻醉的作用。
三、水中浸泡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在水中悬浮状态下工作,人要面临一些特殊困难。与空气相比,水的阻力比空气大,人在水中自由活动时需要消耗更多能量。为了保持净浮力为零,常需要携带一些浮力控制装置,可使人体遇到的阻力增大。与空气中相比,人体在潜水状态下保持体位,一般需要多消耗20%的体能。在水中悬浮状态,缺少支撑点可使潜水员进一步增加体力消耗。
众所周知,人体核心体温下降可影响人的肢体运动能力。在寒冷的水中潜水,潜水员要面临体温降低的危险。当潜水员直接浸泡在水中时,由于水的热传导性能远远超过空气,体热散失速度加快。即使在30ºC水中长时间潜水,仍然可导致潜水员体温过低。假如潜水员发生体温过低,而且失去反应,最重要的处理是给他恢复体温。假如潜水员发生体温过低同时合并呼吸心跳停止,应在心肺复苏的同时给他恢复体温。针对体温过低的黄金法则是:体温未恢复,勿言死亡。
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影响肢体运动能力。通常在通讯中断、装具不适和视力限制等情况下,心理因素可导致潜水员产生过度疲劳的臆想。夜间潜水时,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会增大。
表 1 不同低体温情况下的表现
体温
表现
37ºC
自感寒冷,皮肤血管收缩,肌肉紧张,氧消耗增加
36ºC
可自控的少量颤抖,氧消耗增加
35ºC
精神紊乱
34ºC
失忆,语句不清,感觉和运动能力下降
33ºC
幻觉,错觉,意识不清,50%的死亡率
32ºC
心房颤动
31ºC
不认识熟人
30ºC
对痛无反应, 肌肉强直,瞳孔反射消失
29ºC
意识丧失
28ºC
深反射消失,心室颤动
27ºC
心跳停止,肌肉松软
四、水下方位感下降
我们判断方位的信息来源有远感觉、外感觉和本体感觉等三种。远感觉是对距离的感觉,信息来自视觉、嗅觉和听觉;外感觉是对与身体紧密接触的周围环境的感受,信息来自皮肤上的感受器,可感受压力、疼痛、温冷的刺激;本体感觉是对躯体位置的判断,信息来自肌肉、肌腱、关节和迷路系统。
眩晕是因机体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失调所产生的自我运动性错觉。潜水减
潜水物理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