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单元测试答案
二
1. B(期:约定。)
(原文: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峡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
3. B(前行后行有分工,后行射箭。)
4.(1)(汉军)接连数战,士卒中箭受伤,受伤三处的乘坐辇车,受伤两处的驾驶车辆,受伤一处的手持武器坚持战斗。
(“中矢”“将”“兵”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2)抵挡数万敌军,匈奴救死扶伤都没有时间,带领全部会射箭的人一同围攻李陵。(“抑”“不暇”“举”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李广有三个儿子,叫李当户、李椒、李敢,都担任郎官。李当户早死,有个遗腹子名叫李陵。李陵字少卿,年轻时担任侍中建章监。擅长骑马射箭,爱护关心他人,谦虚礼让,降低身份结交贤士,名声很好。武帝认为他有李广的风度。
天汉二年,李陵自己请求前往兰干山以南地区,用分散匈奴的兵力,不让其专门攻击贰师将军的部队。皇帝赞许他并答应了。李陵在浚稽山与单于率领的匈奴军队相遇,匈奴大约三万骑兵将李陵的部队包围。李陵屯兵两山之间,用战车围成营寨。李陵亲自率领士卒在营外列下战阵,前排手持戟、盾,后排手持弓、弩,下令说“听到鼓声就放箭,听到锣声就停止。”匈奴兵见汉军人少,便直逼营前阵地。李陵率部肉搏,然后命后排弓弩手万箭齐发,匈奴兵纷纷应弦倒地。匈奴只得退回山上,汉军随后追击,杀死匈奴数千人。单于大惊失色,急召左、右两翼军八万多骑兵前围攻李陵。李陵率部且战且走,向南撤退数日,到一座山谷之中。(汉军)接连战斗,士卒中箭受伤,受伤三处的乘坐辇车,受伤两处的驾驶车辆,受伤一处的手持武器坚持战斗。李陵率部向东南方撤退,到达一大片沼泽芦苇之中。匈奴在上风放火,李陵也命部下放火烧光周围的芦苇以自救。汉军南撤到一座山下,单于在南山上,命令他的儿子率领骑兵攻击汉军。汉军在树林之中步战,又杀死匈奴数千人,并用连弩箭射单于,单于慌忙下山躲避。
李陵的部队被困在山谷之中,匈奴的人马在山上,从四面射击,箭如雨下。汉军往南行进,一天五十万支箭都用完了,就放弃车辆离去。士卒还有三千多人,只能砍断车辐当做武器,军官拿着短刀,退入狭谷之中。单于截断汉军后路,借助地势将山上巨石滚入谷中,汉军死亡很多,难以前进。李陵于是命将士每人身带二升干粮,一片冰,约定到遮虏障会合。半夜时,李陵与韩延年都跨上战马,十几名精壮士卒跟随。匈奴数千名骑兵随后追击,韩延年战死。李陵说道:“我已无面目报答皇帝陛下了!”于是投降。李陵的部下分散突围,逃回边塞的有四百余人。
满朝大臣都归罪于李陵,汉武帝拿这件事问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竭力为李陵分辩说:“李陵对父母极为孝顺,对将士更讲信义,常常奋不顾身,赴素所修养的品德,具有闻名全国的贤豪之士的风度。再说,李陵率领的步卒不够五千,深入充满军马的匈奴腹地,抵挡数万敌军,匈奴救死扶伤都没有时间,带领全部会射箭的人一同围攻李陵。李陵率部转战干里,弓箭用尽,道路受阻,将士们手拿着没有箭的空弓,冒着敌人锋利的枪尖刀刃,仍然面向北方拼死力战,能够得到部下这样的拼死效力,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虽然兵败被俘,但他摧败匈奴的战绩也足以光耀天下了。李陵之所以没有死节,想必是等待机会报效汉朝。”皇帝认为司马迁欺骗(自己),想要诋毁贰师,为李陵游说开脱,下令对司马迁施以宫刑。
很久以后,汉武帝才对原先使李陵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表示后悔,于是派使臣对逃脱回的李陵余部进行慰劳赏赐。
刘文静
(用:因为)
(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
(原文中,刘文静虽自恃才高,但没有居功自傲,目中无人,更没有鄙视裴寂)
4.(10分)(1)文静不久因与李密是姻属受牵连获罪,被关进了监狱,秦王看身边没有能够商讨大计的人,私下里入狱探望。(5分。译出大意2分;“坐”“系”“顾”各1分。) (2)今率土莫不臣,而延见群下,言尚称名。(5分)(2)现在天下没有谁不臣服,但是(您)召见群臣,言谈之中还称呼名字。(5分。译出大意2分;“率土”“臣”“尚”各1分。)
刘文静,字肇仁,自称祖籍彭城,世代居住在京兆武功。豪爽洒脱有才能谋略。大业末年,任晋阳令,和晋阳宫监裴寂交好。裴寂夜晚见巡逻兵在城垛上传递烽火,叹道:“天下正乱,我将在哪安居?”文静笑着回答说:“如你所说。现在正是英雄用武之时。我们二人岂能始终漂泊贫贱呢?”
高祖为唐公镇守太原时,文静观察到他胸怀大志,加深交往。见过秦王后。对裴寂说:“唐公之子,不是平凡人,豁达神武,是汉高祖、魏太祖一类的人啊!大概是上天要让他兴起了。”裴寂不以为然。不久刘文静因与李密是姻亲获罪下狱,秦王见没有其他可以商议的人,就私下去探视他。刘文静大喜,对亲王说:“皇上到南方巡游
衡水单元测试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