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3课 苏联的改革解体.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3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把农业当做改革的突破口,其原因不包括( )。


“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修补”主要表现在( )。


“斯大林模式”在农业方面的“修补”主要是( )。
,增加农民收入

,赫鲁晓夫提出了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苏联开展了( )。

“物质利益原则”
“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苏联领导人是( )。

( )。

,加强经济杠杆作用
7.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经济发展迟缓,陷入停滞不前状态,其原因不包括( )。
,缺乏活力

,决定把改革的重点转向( )。

( )。
“和平演变”


“和平演变”

二、非选择题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图7-5是新圣母公墓里赫鲁晓夫的墓地,
墓碑由黑白各三块大理石相互交叉构成,寓意深刻。
(1)请你结合史实和碑意,扼要写出赫鲁晓夫
改革的功过。
图图7-5
功:前期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
过:改革不切实际,缺乏明确指导思想;作风急躁,导致改革朝令夕改;一味否定斯大林,造成人们思想混乱。
材料二苏联新经济体制从1966年开始正式推行,……一些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七·五”计划期间的增长速度。% ,%%,%%,%%,%%。
……人们工资收入增加;肉、奶、蛋、鱼……等基本食品的人均消费量以及电视、照相机、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摩托车、小型汽车等高档消费品的每百户拥有量都有大幅度增长;物价长期稳定,……居住条件也有改善。
(2)70年代中期是苏联历史上人民生活最好的

第3课 苏联的改革解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kuan143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