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工作随想
――读《包涵心语》有感
设计学院李晶
放下厚厚的一本《包涵心语》,心中不免有太多的感慨,自己在商贸学院已经做了三年的班主任工作,想着自己深深热爱的教师工作,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结合《包涵心语》一书,梳理自己的学生管理工作思路,谈一下自己的感悟:
一、对做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解。
赞可夫说:“就教育的效果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的关系如何”。结合工作实践,我深深领悟到:如何处理教师与学生关系,是检验辅导员工作能力的一个首要因素。
1、做好学生管理工作,首先要让学生信任佩服
做好学生工作首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我认为最好的师生关系是那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我们不但应该明确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还要有让学生信任、佩服的基本素质。怎么让学生信服我们呢?你的为人处世能力、你的专业技能水平、你的普通话是否标准、你对本职工作是否认真负责、你是否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这诸多方面,我们也许不可能每个人都十分完美,但只要我们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清楚自己的某一欠缺,做好其中的一两项(当然越多越好),让学生信服你并非难事。
当今是一个个性的时代(包涵语),每个学生都会有其自己不同的个性。孔子早在三千多年前就说过“因材施教”了!所以学生管理工作,不同的学生要运用不同的方法。我注意了如下几个方面:
对待性格内向、遇事胆怯的学生,我给予的多是鼓励和关爱;对待贪玩、不很认真学习的学生,我给予的是不厌其烦的提醒,并努力找到他们感兴趣的亮点,引导他们逐步转向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待一些自由散漫惯了的学生,则是先投入更多的情感沟通,然后才是讲事理、讲校规,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处理好师生关系,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达到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期望。
2、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要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从教育管理者到服务引导者的身份转换
从上小学起,我一直都以为老师是至高无上的权威,直到自己上了大学,尤其是毕业进入大学任教后才真正明白
,做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做班主任,我们的任务和职责就是“服务和引导”。目前,民办大学正处在创办发展的初级阶段,招生工作面临着诸多大学的竞争,让招收进来的学生学有所成,得到社会的认可,极需我们在学生管理上下大气力。对待进入我们民办院校的学生来说,单靠规章制度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有些的时候并不是我们教师懂得了道理,所有的学生就都懂了;制定了校规校纪,学生就自觉自愿遵守了。正如包涵所说:从教育学生遵守最基本的文明行为规范到学会承担责任、克制自我、独立生活。她一直说,理想信念不是说滥了,而是说得远远不够。正是因为我们害怕讲多了讲滥了,反而讲得少了。理想、信念不仅要结合实际去讲,更要拎出背后实质的东西。
记得在一次班主任的工作培训中,我们学校的钟校长说过,“选择了老师这一行业,就必须要有奉献意识,否则很难做好”。小到学生的衣食住行,大到他们的成材就业,都要在平时的接触中给予灌输和引导,让学生理解:我们老师是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考虑事情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的未来。只有这样,做起工作来才能得心应手,才会少些遇到不与老师配合的学生了。
现阶段我们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是有许许多多琐碎事情要做的。这对于我们离开大学校门没有多久的年轻老师来说,确实需要很强的毅力来坚持。看一下教育部长给我们大学辅导员工作的描述吧:辅导员的工作非常平
包涵心语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