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对《远大前程》人物塑造的影响.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圣经》对《远大前程》人物塑造的影响
[摘要] 作为文化经典,同时也是一部文学经典,《圣经》曾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无尽的创作源泉和创作原型。文章通过对《远大前程》一书中人物塑造的分析,试图发现《圣经》对于作者狄更斯及这部作品的影响,进而分析文学与宗教二者的关系。
[关键词] 狄更斯;远大前程;圣经;U型结构
一、文学作品与《圣经》的密切关系
作为基督教的圣书(the holy bible),《圣经》不但是一部文化经典,也是一部文学经典。自中世纪以来,就有“唯一的书”和“书中之书”(book of the books)的称号。从世界文化史来看,一千多年《圣经》不仅以其深邃的思想影响着西方文化的发展,而且也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西方作家,乃至世界各国作家的文学创作。
中世纪末的意大利诗人但丁,被恩格斯喻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个诗人,同时又是新时期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的名著《神曲》对于打击中世纪的世界观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但其中关于地狱、炼狱、天堂、惩罚、赎罪、来世等观念,无不显示出《圣经》对作者的深刻影响。弥尔顿《失乐园》是《圣经》中最重要的题材之一,即人类如何失去了上帝的宠爱而堕落。歌德的《浮士德》也在很大程度上模仿了宗教神秘剧的形式。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和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其标题或故事情节也都取自《圣经》。据美均引用《圣经》十四次之多。从人物原型来看,
“基督—替罪羊”这一《圣经》中最为典型的人物原型多次出现于莎士比亚的戏剧人物塑造中。许多悲剧主人公,“都是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走向观众的”,“他们运载着世人的罪恶,牺牲自己来达到救赎的目的,显示出一种崇高之美”。[1]
而以《圣经》作为创作原型的文学作品也不胜枚举。如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对于主人公桑提亚哥与厄运相抗争的描写就与《圣经》中耶稣的经历相似。耶稣曾被引到不毛的旷野中受到魔鬼的烤羊,忍受饥饿的折磨,继而又遭受各种苦难。作者把老人的厄运与拼搏写成耶稣基督的受难与复活一样,暗示着在经历巨大灾难之后的人民终将获得精神上的再生。“死亡与再生”、“寻找圣杯”、“火与水”、“赎罪与救难”等故事、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等都是以《圣经》或基督为创作原型,使作品更具深层含义并保持永恒的艺术魅力。
正如我们上面讲过的,《圣经》对西方文学影响之大是难以估量的。当代加拿大著名文艺理论家诺思洛普·弗莱(U型结构的提出者)出版的一本研究《圣经》和文学的专著以《巨大的密码》为题,意在表明《圣经》是解开西方文学的“巨大密码”,这是很有见地的。可以说,离开了《圣经》,就无法了解西方文学。
二、《圣经》对《远大前程》中人物塑造的影响
查理·狄更斯(1812—1870)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创始人,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一个多世纪以来他的作品一直畅销不衰,是排在《圣经》、莎士比亚作品之后在西方世界传播最广的。狄更斯是一个坚定的基督教信仰者,他本人曾经说过
“我对上帝的崇拜并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也不是在形式上,而是发自一种内心的崇拜。”[2]
与其他的作家不同,生活在维多利亚时期的狄更斯,目睹了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两极分化——获得极大财富的资本家和辛勤劳作仍然食不果腹的劳动者。这在一定程度

《圣经》对《远大前程》人物塑造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qpkhvg37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4-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