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首富巴寡妇清
两千多年前的秦朝,一位女子靠经营丹砂富可敌国,奠定了她“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实业家”的地位。她捐资修建长城,为秦始皇修建皇陵提供了上百吨水银,传说她家财约合白银8亿万两、又赤金580万两之多,这位女子就是巴寡妇清。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司马迁用69个字给予这位女子浓墨重彩的一笔,最后发出感慨:一个穷乡僻壤的寡妇,礼抗成乘,名显天下,难道不是因为她实在太富有了吗?
的确是。春秋战国之际的五百多年时间里,天下工商业主不计其数,而能名传千古记入《史记》的只有七人,包括范蠡、子贡、白圭、猗顿、郭纵、乌氏倮以及巴寡妇清,是什么让她立足于这一超级富豪榜呢?
嫁入豪门,从事奢侈品行业
巴寡妇清,也就是巴蜀之地一位叫做清的寡妇。姓不可考,遂以巴为姓,又叫巴清,今重庆长寿人。
巴清出身寒微,少年时跟父亲学习诗书,因为相貌与气质出众,嫁给了当地一位青年企业家。她夫家是做什么的呢?就是当时蓬勃兴起的开汞炼丹业。
当时,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原材料,仅产于巴国枳县和今天的贵州贞丰县。而贵州对丹砂的利用远不如巴国,寡妇清由此成为先秦时代最大的丹砂供应商。因为那时的人们沉迷于长生不老药,作为炼丹用的原材料丹砂供销两旺,所谓丹砂,就是提炼水银的原料,也就是炼制“不死之药”的重要原料。
寡妇清一家,因擅丹穴之利数世,积聚了数不清的资财。到她掌管家业后,更至“僮仆千人”。这在《史记》《舆地纪胜》《州府志》等都有有记载。
清嫁入夫家一年之后,公公去世,三年之后,丈夫去世,清没有再嫁,而是以一己之力支撑起庞大家业。
在中国历史上,秦汉两朝在两性问题上是比较开放的,妇女丧夫再嫁本属常事,有的再嫁多次也无人非议。如《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陈平所娶之妻张氏,就是曾克五夫的女子,也就是说,陈平是她第六任丈夫。巴寡妇清一生没有再嫁,主要原因是为支撑庞大家业,不是守节做“贞妇”。
她不是男子,却有男子一般的胸襟和胆识,由此获得了秦始皇的尊敬。
要知道,在当时做生意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秦汉两朝的国策都是重农抑商,就连思想激进的王安石也瞧不起生意人。寡妇清在当时作为一个20多岁的姑娘竟然没有被外部环境所左右,她一心守好夫家这份产业,并在自己的手里使之夯实光大。到了手工业相对发达的后明时期,人们才开始正视寡妇清的成就和伟大胸怀,明末诗人金俊明就有诗云:
“丹穴传赀世莫争,用财卫国能守贞。龙祖势力倾天下,犹筑高台怀妇清。”
然而,她所从事的生意既不关乎国计民生,也不关乎军事科技,用今天时尚的说法,她是经营“奢侈品”的。
驭财有道,获得皇帝与百姓认可
虽然不是创业者,但家族的基业在寡妇清手里得到大发展,而且获得上至统治者下至老百姓的认可,这在2000多年前也是个奇迹了。
寡妇清的财富帝载。不?^短暂的秦帝国灭亡以后,丹砂的商业神话也迅速衰落,有人认为是寻求不死药的热潮退去,需求大量减少所致。
在她拥有巨大财富的时候,她也没有成为守财奴,而是让这些财富都流向了应该去的地方。
一是荫护一方百姓,二是支援国家
秦朝首富巴寡妇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