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南县财政增长困难的对策.doc连南县财政增长困难的对策
摘要:本文拟通过对连南瑶族自治县地区地方财政增长困难的情况分析,探索地方政府财政增长困难的原因,揭示出连南瑶族自治县财政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根据提出连南县财政增加困难的对策和建议,为当地党委、政府进行财政政策的调整或地方财政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及决策参考。
关键词:财政增长困难对策
地方财政收入是地方政府满足地区公共需要的基础,广东省连南瑶族贫困县的工业基础差,经济规模小,财源结构单一,经济收入增量有限,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不足,地方政府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依靠中央和省政府的财政补贴来应对地方财政支出,而且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县政府自身财政难以满足地方政府的刚性需求,财政增长有一定的困难。
一、连南县财政增长困难的概况
从地方财政来看,县级财政是地方财政运行的“晴雨表”,由于连南县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结构,长期的财政收支不平衡、转移支付造成的地方财政管理的管理矛盾和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不均衡都对地方财政造成了困扰,导致地方财政增长困难。
(一)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小
连南县自身经济发展落后,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经济基础薄弱、第三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地方财政的收入。连南县的农村组织化生产水平仍然偏低,与现代农业发展不适应,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初级农产品较多,农产品缺乏附加价值,农业对财政收入贡献较少;连南县的工业基础依然薄弱,发展的压力较大,工业生产技术落后,商品附加值低,很多工业产品技术含量少,同时工厂存在经营不善等问题,连南县本身的财政收入限制了连南县对工业发展的扶植力度,从而限制了工业经济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并且连南县的工业经济缺乏支柱产业、大型企业,工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小,经济结构较单一,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第三产业的商业和服务业对财政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连南县的第三产业起步较晚,受区域位置及资源、土地、资金等因素制约,以旅游业、服务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二)地方财政支出规模较大
连南县作为广东省的贫困县,扶贫任务严峻,由于地理区位和历史的原因导致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特别是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3%,扶贫工作、民生工作的形式严峻。县级财政主要承担的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较重,县区内进行扶贫工作而进行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加了地方财政对财政供养人员的开支,2014年连南县的教育支出22,651万元,%;同时,连南县的扶贫开发项目繁重,导致财政困难,有关建设项目特别是政府参与合作开发的项目和非盈利性项目存在较大的建设资金缺口,如高寒山区移民所需投入的9834万元,,无疑是巨大的困难;此外,为了发展连南县经济,提高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的经济水平,连南县需要提高大量的财政支出支持产业专业、建设基础设施、提高产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这部分投入对于发展地区自身的经济、提高地区自身脱贫能力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连南县的财政无法维持较高的经济扶持比例。
(三)地方财政可支配能力低
连南县的财政收入中大部分由中央拨款构成,由于中央的专项拨款是指定用途况且需要县级政府提供配套资金,因此?h级财政缺乏收入的可自由支配度低。近年来,国家从保障民生出发,连续出台降低税率,取消税费,在为民众带来实惠的同时,也为地方财政带来了困难,地方财政的减少依靠正常的经济发展难以弥补,而连南县财政收入规模小、支出规模大,难以维持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连南县是广东省的重点贫困县,贫困人群的数量和贫困程度都导致了连南县缺乏相应的配套能力,虽然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已经对连南县有所倾向,但是连南县所需配套资金的绝对额仍然远远高于该县财政所能程度的能力之外。中央政府为了保证扶贫资金、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加大了对资金利用情况的审核,虽然大大减少了资金截留的现象,但是也增加了地方财政的限制,降低了地方财政的可支配能力。
(四)地方财政社会保障任务较重
连南县作为贫困县,经济基础薄弱,基础建设和民生保障工程任务较重,虽然在一定比例上获得了中央财政的划拨,但是由于地方政府需要构建较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民生环境需要对地方进行公共物品的投入。2015年,、、
“五保”、、、,、、“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552万元,2015年开始建设民族体育中心,共需投资4900万元。根据社会保障支出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地方财政部分已经超出连南县财政承担限度。
二、连南
连南县财政增长困难的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