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11-2012学年高二语文2.4.1《望海潮》课件(人教版必修4) 】是由【yiwendoc4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11-2012学年高二语文2.4.1《望海潮》课件(人教版必修4)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11-201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4)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3、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望海潮柳永少年时到汴京应试,落拓不羁,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经常流连于秦楼楚馆,为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还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当时有人向仁宗举荐他,但仁宗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何用浮名,且填词去!”遂落第。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后,别无出路,只好以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州、杭州一带过着流浪的生活。大约在少年时的“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54岁方考取进士,做过几任小官。晚年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葬之南外?。背景介绍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鉴赏目标1、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并分析其意境之美。2、反复诵读,品味词的语言,鉴赏这首词的写景特点。注意以下字音参差绕堤沙天堑珠玑罗绮竞豪奢重湖叠羌管千骑(cēncī)(dī)(qiàn)(jī)(qǐ)(shē)(chóngyǎn)(qiāng)(jì)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美,尽人皆知。据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记载,柳永的这首词传到了金国,金主完颜亮听到歌女演唱,便对杭州之景羡慕不止,因而产生了“投鞭渡江之志”,造成了以后的“靖康之乱”。当时有个叫谢处厚的,深怪柳永作词招祸,便写了一首诗埋怨他:“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哪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把金人南侵,归咎于柳永的词。这首词写得很美,很感人,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整体感知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抒发了他怎样的情怀?1、地理位置2、历史传统3、自然景观4、市井面貌5、百姓生活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惊叹赞美艳羡
2011-2012学年高二语文2.4.1《望海潮》课件(人教版必修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