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别小看了“画一画”.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别小看了“画一画”
摘要:平行线的画法,不仅要重方法和技能,更要重概念的应用,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己探究,自己画一画,还要重交流。
关键词:概念应用;探究;交流
有幸观摩了三位教师同课异构《平行与相交》这节课,其中关于平行线的画法这个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位教师一开始的处理比较相似,都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利用身边的工具去画平行线。有的学生利用作业本上的格子线来画,有的学生用尺子的两个边来画……在肯定了学生的做法后,教师提出以上两种办法各有局限性(用直尺和格子线画出来的平行线,两条线之间只有直尺和格子线那么宽),需要一个规范的办法。接下来,各位教师处理的方法就不同了。
第一位教师,直接通过视频播放给学生展示了利用三角尺和直尺规范画平行线的方法。在播放过程中,分步骤演示“贴”“靠”“移”“画”。我在观摩中,非常欣赏这位教师的做法,觉得这样的办法清楚、明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集中到观看视频中来了。而且,当学生自己画的时候,再把视频重新播放一遍,还不太清楚的学生可以再次观看,再次学行线画法的教学环节,大约花费了5、6分钟,十分节约时间,效果也不错。
第二位教师,提出用作业本上的格子线,或者用尺子的两边来画有局限性后,并没有给出规范的画法,而是让学生再想一想。在这里,我不禁地想:
“干嘛要这么复杂,有这个必要吗?学生能想出办法吗?”这个环节没有上个教师设计得好!
学生经过再次思考,提出先用尺子画出一条线,然后把尺子移下来,再画另一条。其他的学生提出质疑:移歪了,怎么办?全部的重点集中到了,怎么才能保证不移歪?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一步探索,最后得出了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画出第一条直线,然后用直尺靠在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上,再将三角板移到适当的位置画第二条直线,这样能保证移动的过程不偏移,也就是不会移歪。看到这里,我开始觉得自己当初的想法是错误的。学生想办法让尺子移动时不歪,不正是要保证两条直线不相交吗?不正是对平行线概念的应用吗?
第三位教师的做法再次验证了我的想法。他同样也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平行线的规范画法,同样也是在一步步的探究中将平行线的概念不断深化。
回去以后我再次研究了教材,以及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中指出:“让学生画平行线和垂线不单是操作方法的教学和操作技能的培养,还是数学概念的具体应用,在应用中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学行线的画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平行线的画法,不仅要重方法和技能,更要重概念的应用
听课之初,我认为画平行线只是方法和技能的学行线就可以了。甚至我还想,这种方法太复杂,不太好操作,只要学生了解、知道,实际练习时大部分学生肯定还是凭感觉去画的,所以不是这节课的重点。然而,在看似简单的
“画一画”背后,实际上是学生对概念的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概念的认识。
第40页例题要求学生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在这里不是要指导他们怎样做,而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画。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激活他们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利用身边的直尺、本子、橡皮、改正纸等等创造性地完成这些操作活动。要认真组织学生交流,既要他们讲讲自己的方法和思考,还要相互通过观察、延长等方法验证画出的是不是一组平行线。这样,学生的活动就不会停留在画的层

别小看了“画一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4-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