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年级 历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1页.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单元
高一年级历史
授课者:李珊
古代的经济政策
第4课
土地制度的演变
“重农抑商”政策
“海禁”与“闭关锁国”
思考: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公有制
2、夏商周时期──井田制
3、封建社会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的土地归谁所有?这种土地制度有何特点?其实质是什么?
井田制属性:土地国有制
特点: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土地层层分封,各级受封的贵族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受封者还要向国王承担义务,交纳贡赋。土地由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
实质:国王为代表的贵族奴隶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如何确立的?
生产力的提高(铁农具牛耕的出现)
瓦解: 井田制被破坏,私田大量出现
鲁国:初税亩
秦国:商秧变法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原因
各国的变法与改革
封建国家抑制土地兼并的目的是什么?政府采取了那些措施?举例说明。这些措施能真正做到抑制土地兼并吗?
目的:维护小农经济,防止社会矛盾激化,以巩固统治;同时达到增加政府收入的目的。
措施:①北魏—唐朝: 均田制; ②明清:“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土地兼并是中国封建社会不可根治的弊病,封建政府的各种措施都不可能真正抑制兼并。
二、“重农抑商”
1、战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古代中国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有哪些表现?有怎样的影响?
2、西汉打击富商大贾的政策
3、明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材料一:(雍正帝说)……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未也。今若干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个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雍正帝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理由是什么?
你如何看待“重农抑商”政策?
积极作用: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策巩固了新兴的封建制度。
消极作用:人为割裂农、工、商之间的联系,不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利于商业发展,同时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
在封建社会晚期,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代“海禁”的原因及内容
2、清代的“闭关锁国”政策
3、对“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
消极作用: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不利于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阻碍生产力进步,从而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积极作用:“闭关锁国”政策在当时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抵御外来侵略的作用。

高一年级 历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1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优秀文档库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