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场景
【单元教学目标】
;
;
;
﹡。
场景就是我们常说的“场面描写”。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
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是场景。
什么是“场景”?
[法] 雨果
维克多·雨果
Victor Hugo
他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时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时出版了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之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之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几部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的小说。
雨果(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19世纪前期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
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省城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诗集《光与影》,《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等。
浪漫主义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和风格,在表现现实上,它强调主观和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像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像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浪漫主义文学偏爱表现主观理想,着重抒发个人感受和体验,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使情节戏剧化、人物超凡化等。
雨果名言
,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2. 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3.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
4. 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5.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6. 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
,而非气力。
,自己是生活的强者。
,驱走人们脸上的冬天。
。
,可少建一座监狱。
。
,一只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听到魔鬼的声音。
,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
,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怯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炮兽》的故事发生在《九三年》的开头,《炮兽》整个场景的设计,都是为了引导全书的主角之一朗德纳克侯爵出场。
《九三年》是雨果的最后一部小说,出版于1874年,以共和息旺代叛乱为中心事件,通过对三个主要人物的塑造,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理想。
炮兽 (201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