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食品感官评价02 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食品感官评价02_PPT课件第2章感官作用基础
2 感官作用基础
味觉的生理与机理
嗅觉的生理与机理
三叉神经的风味官能
视觉
触觉
感官的相互作用
阈值
味觉的生理与机理
味觉器官特征
味觉机理
味觉器官特征
(1) 味感受体


0
-
11
个月
1
~
3

4
~
20

30
~
45

50
~
70

74
~
85

味蕾数
241
242
252
200
214
88
味觉器官特征
(2) 味觉神经
舌前的2/3区域是鼓索神经,舌后部1/3是舌咽神经,面部神经的分枝叫做大浅岩样神经负责传递来自上腭部的信息,另外,咽喉部感受的刺激由迷走神经负责,因而,它们在各自位置上支配着所属的味蕾。
味觉器官特征
(3) 口腔唾液腺
味感物质须溶于水才能进入刺激味细胞,口腔内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和无数小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是食物的天然溶剂。唾液分泌的数量和成分,受食物种类的影响。唾液的清洗作用,有利于味蕾准确地辨别各种味。
味觉机理
当前已有定味基和助味基理论、生物酶理论、物理吸附理论、化学反应理论等,多数依据化学感觉这一方面。
现在普遍接受的机理是,呈味物质分别以质子键、盐键、氢键和范德华力形成4类不同化学键结构,对应酸、咸、甜、苦4种基本味。
味觉机理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学者曾广植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味细胞膜的板块振动模型。对受体的实际构象和刺激物受体构象的不同变化,曾广植提出构型相同或互补的脂质和(或)蛋白质按结构匹配结为板块,形成一个动态的多相膜模型,如与体蛋白或表蛋白结合成脂质块,或以晶态、似晶态组成各种胶体脂质块。
味觉机理
对于味感的高速传导,曾广植认为在呈味物质与味受体的结合之初就已有味感,并引起受体构象的改变,通过量子交换,受体所处板块的振动受到激发,跃迁至某特殊频率的低频振动,再通过其他相似板块的共振传导,成为神经系统能接受的信息。由于使相同的受体板块产生相同的振动频率范围,不同结构的呈味物可以产生相同味感。

食品感官评价02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uyin1
  • 文件大小474 KB
  • 时间2017-12-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