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丽人佳处话虚实.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丽人佳处话虚实
[摘要]《聊斋志异》人物描写艺术成功之处在于它能在方寸之间而尽人之艳美,臻于此绝非易事,片言只语即显人物之情貌,达到形神兼备更是难得。而其中的女性的形貌姿容描写无疑更为丰富,也更为成功。实写与虚写两种传统人物描写手法在书中大量运用,以实为主,以虚为辅,精美而不失神采,意象含蓄而又悠远,这是《聊斋志异》中女性容止写实手法的显著特点。这两种手法对人物描写有着巨大作用。
[关键词]实写; 虚写;女性容止描写

《聊斋志异》中美“女”如云,这种美不仅表现在外表上,在精神层面上更是如此。读《聊斋志异》,身陷鬼狐世界而不恐,正是有这诸多二八佳丽之功劳。因此可以说,《聊斋志异》的人物描写艺术成功之处在于它能在方寸之间而尽人之艳美,臻于此绝非易事,片言只语即显人物之情貌,达到形神兼备更是难得。在《聊斋志异》问世之前,于古代文学史上以文言语体出之而臻于此境的作品,唯有六朝之《世说新语》。然与《聊斋志异》相比,《世说新语》只可以说是粗得精髓,而《聊斋志异》中的人物描写尤其是女性的形貌姿容描写无疑更为丰富,也更为成功。




在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古代社会里,女性是男性的欣赏对象。她们的美吸引了男性的目光,也凭借男性的笔触在文学史上留下痕迹。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女性容止描写,大体上分成两种。
第一种方法重于写实,铺锦列绣,雕镂满眼,穷形尽相,在艺术效果上重形似。这种方法精于铺排,直观地将一个人的外形美展示在读者面前,其对后世之影响,在通俗文学中尤为显著。我国古典小说典范《红楼梦》中就经常采用这种手法。这种方法刻画人物重在精雕细琢,若工笔之花鸟,其形虽似而神不足,得意之处往往需要其它手法的支持配合,方能出其神采。
第二种方法偏于写虚。它不重浓彩,不讲铺排而能顿显人之精神气蕴。一举手一投足,尽得其中神韵,颇有道家飘逸之风韵。此法如水墨山水之写意,重于写神,虽似不经意而如初发芙蓉,清新可喜。此法在诗词创作中运用最多,也最得中国传统艺术之精髓。但一般而言,在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样式中往往显得运用不足。
然而,大凡我国古代优秀之通俗文学,其中必有上述两种方法之结合互补,它们一形一神,一刚一柔,一实一虚,一浓一淡,形成了形神统一的境界。这也正如《红楼梦》中熙凤出场,虽然曹雪芹不惜笔墨,工笔刻画,但一句笑语,“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方显出凤姐神貌之妙一样。《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容止描写艺术更是如此,只不过由于体制篇幅所囿,它不同于《红楼梦》等长篇巨著,它的故事情节简短精悍,这就要求作者在人物形神描写上更富于匠心,省笔墨,出神貌。这也决定了《聊斋志异》中人物描写与《红楼梦》等作品的诸多不同之处。
在某种意义上说,篇幅短小的文学作品并不适于使用那种重雕饰、偏写实的描写方法。但是,《聊斋志异》中不仅有这种描写手法,而且在女性容止描写上更是大量地运用。当然,蒲松龄不同于曹雪芹之处在于,他所用之浓墨重彩虽少,却很集中。人物的容止描写明显具有传统写实手法的痕迹,侧重于形貌、配饰等具体细节的刻画。其不同于长篇小说写实手法之处在于,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遣词造句必须追求精确巧妙,能反映描写对象最为突出的特征。以上述几例而言,作者多用带有纤巧、阴柔、华美等意蕴特征的词语,突出描写对象的青春俏丽。另外,作者虽然

丽人佳处话虚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83252951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7-12-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