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悬念的设置为视角关注电视剧本体
[摘要] 电视剧的播出因为广告的打断和分集播出,而在悬念的设置上呈现出与电影不同的特点,并最终体现在叙事的节奏上。所以因悬念的设置不同而呈现独特的节奏是电视剧本体的一个特征。
[关键词] 悬念电视剧本体电影
[DOI] .1002-
本文的探讨是在认同电视剧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样式的前提下进行的。本体是一个哲学概念,它在哲学中的定义为“对世界上客观存在物的系统地描述,即存在论”,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系统的解释或说明,关心的是客观现实的抽象本质。在本文中,电视剧的本体就可以理解为电视剧区别于其它艺术样式而独有的本质特点。
《电视剧创作》这本书的前言从电视剧叙事的同步性和电视剧镜头的瞬间效应两大方面来论述电视剧的本体。本文将选择悬念这一叙事元素来探讨电视剧的本体,这种探讨只选择一个视角研究部分,而非纵观电视剧本体的全貌。
一
电视剧的播出因为广告的打断和分集播出,而在悬念的设置上呈现出与电影不同的特点,并最终体现在叙事的节奏上。所以因悬念的设置不同而呈现独特的节奏是电视剧本体的一个特征。
电视剧一集大约45分钟,中间一般会有两次广告,也就意味着在这两次广告之前应当各有一个为吸引受众继续接看而设置的悬念,再考虑一集结束时为吸引受众接看下集而设置的一个悬念,基本上一集45分钟的电视剧至少应当具有三个大的悬念。这就使得电视剧的叙事节奏在创作之时大受这种“中断”的影响。
而这种节奏与电影大为不同。
电影观众不同电视观众,看电视是免费自由的,而电影观众是事先买票的,一旦进入电影那个封闭甚至有强制性的观看环境中,观众则别无选择,而且既然选择主动买票,就意味着观众有主动接受的欲望和耐心。这样剧作也就相对更加自由去安排情节和冲突,不会因为广告的介入而破坏节奏和思路。
二
所谓悬念,主要是指编剧和导演利用观众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前景的关切与期待心理,在剧中设置悬而未决的矛盾现象,从而引起观众的关注,并急切期待解决的后果,以便吸引和集中观众的注意力与观赏兴趣,诱导观众迅速进入剧情,以达到饱和状态的欣赏效果,在接受中享受审美的快感。
[1]
1、电视剧的齿状结构与电影的抛物线结构
布兰姆在他的专著《电视与荧屏写作》中,勾画出了电影观众与电视观众不同的注意力曲线。在这本书中,他是以美国电视剧60分钟分标准的,因为广告的介入将整集电视剧分为四幕,每幕大约15分钟。笔者通过这张图表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每幕中电视剧的情节都是一波三折,呈“齿状”发展,这种齿状结构,是电视剧所独有的,因为在日常化的收视环境中,此起彼伏的情节发展既然适应了电视剧三到五分钟要有一个点的规律,而且从整体上看上行的趋势又保证了在广告来临前的一个更大的悬念和冲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电视剧编剧并不比电影编剧容易。
“一段小引子,分把钟左右,吊起观众的兴趣,每段有上行的动作或冲突,在第三段结尾达到高潮,在第四段使之分解,消退其强度。尾声收场。每段结尾都尽力提升观众的兴趣,让观众在广告之后继续锁定频道。故事情节也由此自然分为四个段落。”[2]
对于中国电视剧而言,在45分钟的电视剧中,大约会插播二段广告,也就意味着整集电视剧被分割成三大幕,每幕大约15分钟。
以悬念的设置为视角关注电视剧本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